细化 “数学补习” 的情节:沈佳宜帮柯景腾补解析几何,柯景腾总错辅助线,沈佳宜用 “漫画的方式” 教他 —— 在草稿纸上画一个 “机器人”,机器人的手臂是辅助线,“机器人要拿到对面的球,必须伸出手臂,辅助线就是机器人的手臂”。这个细节来自李雪的教学经验:“很多高中生学解析几何时,不知道怎么画辅助线,用漫画的方式讲解更易懂,也符合‘青春的趣味性’。” 剧本里还加入 “错题本” 的细节 —— 沈佳宜的错题本上,每道题都有 “错误原因” 和 “正确思路”,柯景腾偷偷借走错题本,熬夜抄下来,这个细节让 “暗恋” 更细腻。
加入 “毕业晚会唱校园民谣” 的场景:毕业晚会在学校礼堂举行,柯景腾抱着吉他,唱《同桌的你》,沈佳宜坐在台下,跟着轻轻哼唱,全班同学一起合唱,有人哭,有人拿出相机拍照,有人互相拥抱。“《同桌的你》是 80 后、90 后的校园金曲,几乎每个人的毕业晚会都唱过。” 林晚星说,“剧本里,柯景腾唱到‘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时,镜头扫过全班同学的脸,有笑有泪,能唤起观众的毕业回忆。” 李雪还在歌词里加了一句 “江城的夏天,蝉鸣里藏着我们的青春”,让歌曲更有本土化情怀。
筹备工作进入尾声时,林晚星正在美术组检查教室场景的布置,突然听到系统的提示音:
【检测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改编版)筹备进度达标,场景还原度 92%,演员磨合度 88%,符合 “青春怀旧” 核心定位,发布任务【《那些年》票房破 1 亿】。】
【任务要求:1. 2026 年 3 月前完成拍摄与后期;2. 上映后 30 天内票房突破 1 亿(含院线票房、网络平台分账、版权授权收益);3. 豆瓣评分不低于 7.8 分,确保口碑与商业双丰收。】
【任务奖励:积分 8000 点、爱意值 5000 点(来自观众青春共鸣与行业认可)、解锁 “青春 IP 开发权限”(可将《那些年》拓展为网剧、校园音乐剧,实现 IP 长线运营)。】
【任务失败惩罚:扣除积分 3000 点、爱意值 2000 点,影视部年度预算缩减 20%。】
林晚星调出系统面板,看着 “票房破 1 亿” 的目标,心里既有压力,也有底气。她召集团队召开 “票房冲刺会议”,会上确定了 “怀旧营销” 的宣发策略:
线上营销:在抖乐、微博发起 “# 我的那些年 #” 话题,邀请观众晒高中照片、校园故事,抽 100 人参加《那些年》的提前点映;联合 “江城本地生活” 账号,拍摄 “江城一中老校区的青春回忆” 短视频,展示拍摄场地的复古场景,吸引本地观众关注。
线下营销:在江城、沪城、京城的 20 所高中,举办 “《那些年》校园路演”,让陈建斌、马丽带着新人演员和学生互动,一起做数学试卷、唱校园民谣;在影院设置 “复古校园角”,摆放老式课桌椅、90 年代零食,让观众拍照打卡,凭打卡照片可兑换电影票优惠券。
OST 联动:邀请苏晓演唱《那些年》的主题曲《青春印记》,歌曲融入江城樱花、热干面的元素;陆哲改编《同桌的你》,加入摇滚元素,吸引年轻观众;将两首歌作为 “校园推广曲”,在高中广播站播放,提前预热。
“1 亿票房的目标,靠的是‘情感共鸣’。” 林晚星在会议上强调,“每个观众走进影院,看到的都是自己的高中时光 —— 课桌上的刻痕、操场上的奔跑、毕业时的拥抱。只要我们把这些细节做好,让观众‘笑着流泪’,票房就一定能达标。”
会议结束后,林晚星走到江城一中老校区的樱花大道上,夕阳透过樱花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她看着美术组在樱花树上挂 “愿望卡”,看着演员们在操场上练习 “跑步戏”,看着工作人员在教室里摆放老式课桌椅,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高中时代 —— 那时候的阳光也是这样温暖,那时候的课桌也刻着 “青春的秘密”,那时候的我们,也像柯景腾和沈佳宜一样,有着 “遗憾却珍贵” 的暗恋。
“林总,不好了!” 美术指导林溪突然跑过来,语气里带着焦急,“我们刚发现,操场的煤渣跑道清理后,颜色太浅了,没有 90 年代的‘厚重感’,需要重新铺一层煤渣,但预算会超支 10 万,而且时间要推迟 3 天。”
林晚星皱了皱眉,走到操场看了看 —— 清理后的煤渣跑道颜色偏红,和老照片里的 “深褐色” 不符,确实少了 “岁月感”。“预算超支 10 万,从宣发预备金里扣,宣发那边我来协调。” 她立刻做出决定,“重新铺煤渣要加快进度,3 天内必须完成,不能影响下周的开机仪式。” 她看着跑道上忙碌的工作人员,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 或许可以让演员们一起参与铺煤渣,既节省人工成本,又能让他们更有 “校园归属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