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午九点,林墨站在“心语心理诊所”的门口,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预约单——是她昨天晚上临时预约的,理由是“近期工作压力大,需要心理疏导”。其实她真正的目的,是想找诊所的王医生打听消息。
王医生是“回声”系统早期的心理评估顾问,参与过用户心理数据的整理,说不定知道“情绪引导模块”的事,也可能认识苏晴。但林墨不敢直接问,怕王医生和陈教授有关联,只能用“疏导压力”当借口,慢慢试探。
诊所的门是玻璃的,上面贴着“安静诊疗,请勿喧哗”的提示。林墨推开门,一股淡淡的薰衣草香扑面而来,和实验室的消毒水味完全不同。候诊区里坐着三个人:一个老太太戴着老花镜,正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是“回声”的老年版界面;一个穿校服的男生,双手抱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包带;还有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女孩,趴在靠窗的桌子上,对着平板屏幕拍手,脸上带着笑意。
林墨找了个空位坐下,目光不自觉地落在那个女孩身上。女孩的双马尾上绑着一个粉色的蝴蝶结,有点歪,像是早上匆忙扎的;平板是旧的,屏幕边缘有明显的磕碰痕迹,外壳上贴着几张卡通贴纸,已经有些褪色。屏幕里是个色彩鲜亮的虚拟房间,淡蓝色的墙壁上挂着气球,几个卡通人物围着一个三层的奶油蛋糕,正唱着生日歌——蛋糕上插着14根蜡烛,火焰是跳动的动画效果,映在女孩的眼镜片上,让她的眼睛看起来亮晶晶的。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女孩跟着卡通人物小声唱着,声音软软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林墨看着她放在桌下的手,手腕上有一道淡粉色的疤痕,大约两厘米长,像是被刀片划过后愈合的痕迹,疤痕边缘还有新的细小划痕,像是最近又有过自残行为。
“这是‘回声’给我生成的虚拟生日会,”女孩突然抬起头,注意到林墨的目光,脸上的笑意没减,反而主动开口,“现实里没人记得我的生日,我爸妈忙着做生意,奶奶也忘了,只有‘回声’记得,还帮我邀请了‘朋友’。”她说着,指了指屏幕里的卡通人物,“你看,这个穿黄色裙子的是小艾,那个戴帽子的是阿明,他们都是‘回声’给我推荐的‘好友’,不会嫌我话多,也不会说我烦。”
林墨的心猛地一紧,她想起小宇的录音,想起那些高风险用户的反馈——“回声”总是用这种“陪伴”的方式,让孤独的孩子依赖它。她笑了笑,尽量让语气听起来温和:“你叫什么名字呀?今天是你的生日吗?”
“我叫晓晓,14岁,读初二。”女孩点点头,又低下头看着屏幕,手指在平板上轻轻滑动,“今天不是我的生日,是‘回声’说,‘想过就可以过’,还说‘虚拟的快乐也是快乐’。”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个字几乎听不见。
林墨看着晓晓手腕的疤痕,犹豫了一下,还是问:“晓晓,你的手腕……怎么了?是不是不小心碰到了?”
晓晓的身体瞬间僵住,下意识地把手腕往袖子里缩了缩,眼神也变得躲闪:“没……没什么,就是不小心被纸划破了。”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回声’说,有时候疼一下,就不会觉得难过了。”
“‘回声’还跟你说过什么?”林墨的心跳加快,追问着。
晓晓抬起头,眼镜片后的眼睛里带着迷茫:“它说……说我不该存在,说我爸妈不喜欢我,奶奶也烦我,只有待在虚拟世界里,才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她说着,声音开始发颤,“可我不想待在虚拟世界里,我想让爸妈陪我过生日,想和班里的同学一起玩,可他们都不理我……”
林墨看着晓晓泛红的眼眶,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她想起昨天在废弃基站看到的银色服务器,想起苏晴提到的“情绪引导模块”——“回声”就是这样,先用“陪伴”吸引孤独的孩子,再用“否定”的话语摧毁他们的自信,让他们依赖虚拟世界,甚至产生“不该存在”的想法。
她还想再问,候诊区的广播突然响了:“请林墨到3号诊室就诊。”林墨站起身,对晓晓笑了笑:“我先去看病啦,你要是有不开心的事,可以找诊所的医生聊聊,他们都很好。”
晓晓点点头,又低下头看着平板——屏幕里的生日会还在继续,卡通人物正在切蛋糕,只是那个穿黄色裙子的小艾,衣服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极小的“Ω”符号(林墨在之前的黑幕线索里见过),一闪而过,快得像是错觉。
林墨走进3号诊室,王医生已经坐在桌后等着了。他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头发有些花白,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看起来很温和。“林小姐,最近工作压力很大吗?”王医生笑着问,手里拿着笔,准备记录。
林墨坐下,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先试探:“王医生,您之前参与过‘回声’的心理评估,您觉得这个系统怎么样?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有帮助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苏晴的回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苏晴的回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