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余下六人亦齐声叩拜:
“永宁卫指挥使李裳/复州卫指挥使毕稷。”
“长兴卫指挥使沈伦/金州卫指挥使戚祖/大连卫指挥使孙贤/旅顺卫指挥使卢恒。”
“拜见侯爷!”
贾玚见状,笑意更深。
此八人皆前明忠良之后,家学深厚,绝非庸碌之辈。
能统辽东水师纵横渤海、黄海,足见其能。
得此助力,如昔年四王八公十二侯辅佐乾太祖,贾家问鼎天下又添胜算。
“项阙。”
“备宴。”
“请冯叔父、蒋叔父、卫叔父午时赴席。”
“诺。”
项阙领命退下。
袁梓等人不由多看了几眼贾玚身旁那玄甲冷峻的青年。
常年在海上搏杀的他们,敏锐察觉项阙周身萦绕的凛冽煞气。
唯有尸山血海中闯出的将领,方有此等威势。
“他是本侯亲卫统领,亦掌三千霸王铁骑。”
贾玚见状,淡然解释道。
“原来如此!”
袁梓八人顿时了然。
既是霸王铁骑统帅,便不足为奇了。
霸王铁骑曾横扫狼居胥,在三十万鞑靼铁骑中如入无人之境,随后又击溃二十万女真大军。
如此统帅,即便称不上绝世名将,也必是一员猛将,杀伐果决。
项阙张罗着从宁远沁春楼请来厨子,美酒佳肴陆续摆满龙港这座小院。
期间,贾玚与袁梓等人谈及海上之事。
明末战乱频仍,北方沿海深受影响,山东、京畿、辽东一带难见大商贾,如今往来北方的多为江浙商人,贸易航线多向东瀛、高丽延伸。
尤其东瀛,汉人世家纷纷迁居九州岛,令此岛一度繁荣兴盛。
其中,李家、郑家、颜家等汉人家族牢牢掌控着当地局势。
李家源于李旦,郑家源于郑志龙,颜家则出自颜思齐,三人皆为明末赫赫有名的海盗。
这三大家族主宰北方海贸长达七十余年,直至雍熙三年。
更令贾玚在意的是,后金曾在袁崇焕时期攻灭皮岛东江镇,缴获海船,组建水师。
然而,这支水师在与高丽水师的连年交锋中损耗殆尽。
加之后金以八旗为根本,轻视海上力量,至今竟无半点水师留存。
因此,辽东水师虽在大乾水师中不算强盛,于东南沿海更是弱旅,但在北方海域却近乎无敌。
此等实力,为日后进军辽南、重建东江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踏踏……”
沉重的脚步声忽然打断了院内的谈笑。
贾玚与袁梓等人抬头望去,只见三名身着素色劲装的中年大汉迈步而入,发梢还带着水汽。
“哈哈,还是贤侄会享受。”
“辽东镇仅有两家沁春楼,平日一座难求,贤侄倒好,直接把厨子请到家里来了。”
平原侯府蒋子宁笑着打趣道。
荥阳侯冯唐、安成侯府卫俊亦是大笑。
“几位叔父这是下海捕鱼去了?”
“早知叔父有此雅兴,我便让您几位捎几条大鱼来下酒。”
“辽东海鲜遍地,倒是京城难得一见。”
贾玚笑着回应。
话音落下,满院又是一阵哄笑。
寒暄过后,冯唐三人各自落座,目光扫过一旁的八名青年,面露讶色。
贾玚微笑介绍道:“几位叔父。”
“他们便是辽东水师的将领,将出任东江镇两参将、六卫指挥使。”
冯唐三人闻言面露讶色。
眼前这八位青年将领竟来自辽东水师,年纪之轻令人意外。更令他们不解的是,东江镇向来是贾家根基,怎会突然接纳外人?即便是开国勋贵,除新晋侯爵冯唐因与贾家联姻外,也无人能涉足此地。
“几位伯父。”
贾玚淡然道:“这八位分别是袁可立、毛文龙、李邦华、毕自严、沈有容、孙承宗、戚金、卢象升的后人。”
冯唐、蒋子宁、卫俊闻言震惊,难以置信地望着这些青年。虽距前明已近百年,但这些忠臣名将的事迹仍在民间流传。谁曾想他们的后人竟齐聚于此!
“冯叔父。”
贾玚继续道:“有他们相助,我军可先取辽南两州,再借水师之力向北拓展,增设普兰卫、瓦房卫。如此,碧流河以西三百里沃土足以支撑东江镇壮大。”
“届时沿辽东半岛南岸布防,连通高丽,彻底封锁后金海路。再仿前明旧制,于长山群岛、大、小**、皮岛设卫所屯兵。待东江镇拥兵二十万,便可与辽东镇南北夹击,一举剿灭后金。”
这番辽南战略令堂内众人心潮澎湃。新投效的袁梓等人暗自庆幸:追随这般雄才大略的年轻统帅,他日改天换地时,他们必将成为开国元勋。
“主公。”
项阙前来禀报:“宴席已备妥。”
“好。”
贾玚颔首:“你也入席吧。”
众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谈。
贾玚示意大家入座。
众人纷纷坐下。
十三人围坐在大圆桌旁,丝毫不显拥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