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僵持的泥潭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的初春,欧陆的战火并未如许多人预期的那样迅速燃尽,反而陷入了血腥而残酷的堑壕对峙。来自欧洲前线的战报,描绘着一幅幅地狱般的图景:凡尔登、索姆河……无数生命在泥泞、铁丝网和机枪火力下被吞噬。战争的消耗是天文数字,无论是约翰牛、高卢鸡,还是德意志,都开始感到筋疲力尽,并将更加饥渴的目光投向远东这片尚且“富饶”的中立之地。
南京,临时枢密院的会议室内,气氛比往年更加凝重。外交总长伍廷芳面前堆满了来自伦敦、柏林、巴黎甚至东京的照会文书。
“执政,情况愈发棘手了。”伍廷芳揉了揉眉心,“约翰牛和高卢鸡联合施压,以‘防止战略物资资敌’为名,要求我们彻底断绝与德意志及其盟友的一切贸易往来,否则将考虑对我国实施部分禁运,甚至暗示可能影响香港、澳门等问题的未来谈判。而德意志方面,瓦德西伯爵近乎是发出了最后通牒,指责我们未能有效阻止物资经我国领土(主要指山东铁路)流入露西亚,威胁将重新评估山东权益乃至所有双边合作。”
他顿了顿,补充了另一个坏消息:“更麻烦的是,东瀛(日本)也跳了出来,以‘维护远东和平、履行英日同盟义务’为借口,其海军在东海、黄海的活动陡然频繁,屡次逼近甚至闯入我渔业区和专属经济线,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一时间,共和国仿佛被几股巨大的力量从不同方向拉扯,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卷入战争的漩涡,或成为列强博弈的牺牲品。
第二节:暗度陈仓
面对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高岩并未慌乱。他深知,在强权环伺之下,硬顶绝非上策,必须运用更高的智慧与更灵活的手段。
“他们要的,无非是物资和通道。”高岩在最高层会议上冷静分析,“约翰牛怕物资去德意志,德意志怕物资去露西亚,东瀛想趁机攫取利益。那我们就给他们,但不能白给,更不能按他们的方式给。”
一套名为“定向贸易管制与中转补偿”的复杂方案,在绝密状态下被制定出来。
首先,共和国宣布,为“恪守中立,维护区域稳定”,将对清单上的“绝对战略物资”(如最新式的无烟火药、高性能炸药、航空发动机技术等)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原则上不向任何交战国出口。
其次,对于其他重要物资(如钨、锑、猪鬃、粮食、普通钢材等),实行“申报与许可制度”。所有出口必须向新成立的“战时贸易管理局”申报最终用户和用途,并缴纳高额的“中立维护特别税”。
最关键的一步在于,共和国“允许”并“默许”交战国通过“第三方中立国”(主要是与共和国关系密切的暹罗、以及部分南美国家)的商行进行转口贸易,但所有经由共和国港口装卸、或通过共和国铁路运输的此类货物,都必须接受“监管”,并支付更高的“过境服务费”。
这实质上是在表面严守中立的口号下,建立了一套由共和国掌控、并能从中牟取巨额利益的灰色通道。约翰牛和高卢鸡需要的物资,可以通过“第三方”辗转流入;露西亚所需的补给,也能在“监管”下通过东北铁路网输送。而共和国,则坐收巨额税费,并利用这笔收入,加速从北美丑国等尚能保持中立的工业国进口关键设备和技术。
“告诉瓦德西伯爵,”高岩对外交官指示,“山东的德意志企业,只要不涉及军事敏感领域,其合法商业活动依然受保护。他们需要的某些非敏感工业品,可以通过‘合规渠道’获得。但前提是,德意志必须动用其影响力,遏制东瀛在东海的无理挑衅!” 这是一招驱虎吞狼,利用德日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惊蛰无声
就在外交官们于谈判桌上唇枪舌剑的同时,共和国最隐秘的利器,再次于深海中露出了獠牙。在共和国东南沿海,一种新的威胁悄然出现——疑似得到某交战国(暗指东瀛)支持或默许的、装备了小型火炮和机枪的高速走私艇,开始频繁活动。它们利用复杂航道和夜色掩护,不仅走私违禁品,甚至胆大包天地袭击落单的共和国沿海巡逻艇和商船,气焰嚣张。
海军司令部决定,给这些狂妄之徒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行动代号——“惊蛰”。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根据内卫府和海军情报处提供的精确线索,两艘最新服役的“海龙-II型”潜艇(“蛟龙”的改进型,静音性能和鱼雷携带量更优),悄然潜伏在走私艇最常活动的舟山外海某岛礁区。
凌晨时分,三艘体型狭长、航速飞快的走私艇,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预定海域。它们显然对自己的速度极为自信,并未进行严格的反潜规避。
“目标确认,距离八链,航向稳定。”“海龙五号”艇长透过潜望镜冷静地观察着。
“一号、二号发射管,定深三米,间隔发射,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北洋钢铁军魂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