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了,导游催了。” 汪凯拉着她的手往入口走,指尖的温度让她忽然想起出发前的晚上 —— 她对着攻略叹气,说想坐马车夜游香榭丽舍大街,汪凯当时没接话,只是往她包里多塞了包压缩饼干。
参观时齐雨儿总落在后面。蒙娜丽莎画像前的人群密不透风,她踮着脚看了眼就退出来,在走廊的雕塑旁发呆。汪凯举着相机找过来时,发现她正盯着一幅不知名的风景画:“这幅画里的小镇,像不像蓝玥发过的瑞士照片?” 他刚要说话,导游的扩音器在远处喊:“集合了,去下一个景点!”
午饭是团餐,在铁塔附近的中餐馆吃番茄炒蛋盖饭。齐雨儿扒着米饭,听见邻桌的情侣说要去奥赛博物馆看梵高的《星夜》,门票要 14 欧元。她戳了戳汪凯的胳膊,声音低得像蚊子叫:“要不我们脱团去吧?” 汪凯往她碗里夹了块鸡蛋:“下次单独带你来看,这次跟着团走,省点力气。”
下午路过橘园美术馆时,齐雨儿忽然停下脚步。海报上的莫奈睡莲在阳光下泛着温柔的紫,她想起试妆时老板娘说的 “松弛感”,忽然鼻子有点酸。汪凯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摸了摸口袋里的钱包,最终只是说:“你看门口那树,跟咱们小区的是不是很像?”
傍晚自由活动时,两人坐在塞纳河边的长椅上。齐雨儿数着河面上的游船,忽然说:“其实我也不是非要进去看,就是觉得…… 好不容易来一次。” 汪凯从背包里掏出个苹果,用湿巾擦干净递过来:“我小时候跟我爸去北京,故宫门票太贵,就在门口的护城河边上坐了一下午,现在想起来,比进去看还印象深。”
他指着河对岸的旧书摊:“你看那个老爷爷,在卖明信片呢。” 齐雨儿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个戴着贝雷帽的老人,正把印着铁塔的明信片摆得整整齐齐。两人走过去挑了三张,花了 3 欧元,比买门票便宜多了。
回酒店的路上,齐雨儿把明信片夹在护照里。路灯的光落在她脸上,她忽然笑出声:“其实刚才在铁塔下面,你给我拍的那张照片,比进博物馆还好看。” 汪凯牵着她的手,脚步踩在落叶上沙沙响:“明天去凯旋门,咱们爬免费的观景台,能看见十二条大道像射线一样散开,比花钱看的还壮观。”
房间里的空调有点凉,齐雨儿裹着被子看行程单。汪凯在浴室洗澡,哼歌的跑调声隔着门传出来。她忽然发现他在行程单上做了标记 —— 把收费景点都画了叉,在免费的公园和广场旁画了笑脸。
“快睡吧,明天要早起。” 汪凯擦着头发出来时,看见她手里的行程单,忽然有点不好意思,“我就是觉得…… 风景不一定非要花钱买门票,你说呢?” 齐雨儿没说话,只是往他身边挪了挪,把脸埋进他带着水汽的肩膀。
窗外的月光透过纱帘,在地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齐雨儿摸了摸护照里的明信片,忽然觉得那些没进去的博物馆、没坐的马车,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汪凯的呼吸声在耳边轻轻起伏,像塞纳河的波浪,温柔地托着她所有的小失落 —— 有些风景错过了会遗憾,但身边有个人愿意把你的遗憾,变成另一种温柔的记忆,或许才是旅行最珍贵的部分。
03
第三天早上集合时,齐雨儿对着镜子涂口红的手有点抖。导游举着的橙色旗帜在晨光里晃得人眼晕,她昨夜没睡好,总梦见自己在卢浮宫的长廊里迷路,那些雕塑的眼睛都在盯着她。
大巴驶向凡尔赛宫的路上,导游用扩音器讲着路易十四的轶事。齐雨儿靠在车窗上,看外面的梧桐树一闪而过,树叶的形状和丁市的没什么两样。旁边的汪凯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她凑过去看,发现是 “喷泉表演时间 11:00”,字迹歪歪扭扭的。
“听懂了吗?” 汪凯合上笔记本,往她手里塞了颗薄荷糖。齐雨儿含着糖摇头,薄荷的凉意没压下喉咙的干涩:“导游说的那些人名,绕得像绕口令。” 她想起昨天在奥赛博物馆,导游指着一幅画说 “这是印象派的代表作”,她盯着画里模糊的光斑,只觉得像没调好焦的照片。
凡尔赛宫的镜厅挤满了人,镀金的廊柱反射着刺眼的光。导游讲着天花板壁画的寓意,齐雨儿却在数地砖上的花纹,数到第三十七块时,忽然听见身后有人说中文:“这地方还不如咱们故宫气派。” 她心里一动,转头看见个戴墨镜的阿姨,正对着手机镜头撇嘴。
汪凯举着相机让她站在镜厅中央拍照,她扯了扯嘴角,笑纹里都透着勉强。镜面里映出无数个自己,个个都穿着不合时宜的运动鞋 —— 来时特意穿的,想着走路舒服,此刻在一群穿高跟鞋的游客里,显得格外扎眼。
中午在凡尔赛宫附近的餐厅吃饭,菜单上的法文像小蝌蚪一样扭来扭去。齐雨儿指着图片点了份意面,端上来才发现是番茄肉酱拌螺旋面,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旁边的汪凯正对着服务员比划,手指在空中画着圆圈,最后端回来两杯热可可,杯口的奶油沾了他满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终会找到我的光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终会找到我的光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