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荣毅开发了“启灵术”,通过向目标输入伪造记忆的方式发展“荣氏族人”,他便在闲暇时断断续续创作了十几份不同的“人物记忆”。
无论这些记忆的主人公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也无论记忆本身是清晰还是朦胧,是翔实还是空洞,荣毅都恪守一个原则:绝不进行任何情绪渲染,不描述一切情感交互场景。
但凡涉及到主人公与其他虚构人物的交谈、日常生活的片段,能不出现就不出现,哪怕因为“剧情”需要,实在绕不开,必须出现,也一定会进行模糊处理,人为“降噪”,务必将这些场景可能引发的情感共鸣压制到最低。
因为人格的形成是基因、环境、经历三重力量交织塑造的结果,植入虚假记忆会有几率重塑人的性格与认知,甚至催生全新人格特征(如实验证明:24%的人可被植入导致性格改变的童年创伤记忆)。
一旦真的出现新人格特征,且其过于强大,影响、甚至是覆盖了原人格,荣毅的所作所为等于是杀死了这名人类,利用他/她的尸体制造了一个“蜂群宿主”。
荣毅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哪怕在选择目标时特意挑选那些身心不幸之人,打着“改变命运”的旗号行事,荣毅依然坚持着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他们是多了一份阅历,继续自己的人生,而非回望今生宛如隔岸观火,内心再无丝毫波澜。
荣毅深知底线一旦被突破的可怕后果,尤其是像他这般“身怀利器”:今天可以因对方身世凄惨而“助其解脱”,明天就可能因认定人渣不配活将其“灭杀”……到了最后必然是生杀由心,连理由都懒得找。
不论是尤小菊还是张耀坤,他们或是命运悲苦、或是生活乏味,转化为“荣氏族人”后获得了精彩充实的新生活,他们无暇回忆或是不愿想起从前,但本质上他们还是原来那个人。
就好像一个人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了阶级跃升,看到了更广阔的风景;历经风雨,获得了更丰富的人生体悟,他的认知水平提高,行事风格有所偏移,甚至连道德水准都会上下波动,但他的本性不会改变。
荣克行、荣雪丰……乃至未来新的“荣氏族人”们,他们都只是因为“额外”的阅历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只不过这些所谓的“风雨历练”,发生在他们的“前世”,而非如常人那样在今生经历罢了。
就比如荣雪丰,“记忆里”她踏入轮回前与先代家主的诀别:高高在上的家主大人设身处地为她着想,亲手送她迈向希望——怕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铭记于心,不但会时不时追忆,每每想起不说痛哭流涕,至少也得眼眶发红、黯然神伤吧?
但事实上,荣雪丰平日里基本不会主动想起“过往”,就算偶尔触发了“回忆”,情绪也非常稳定。
究其缘由,她记忆里那段生离死别的场景太模糊了,除非是情感极其丰沛之人,否则很难对“马赛克”似的画面产生共鸣。
至于荣克行如今对“前世妻儿”的念念不忘,那真的就是个意外。
关于“荣克行的前世记忆”是荣毅从某本扑街仙侠小说里顺手扒过来的。
通篇就几百字,关于其中家庭背景的描述就一行——“妻温柔贤惠、有女承欢膝下”。
关键,这还不是荣毅主动加上去的,他没感觉这话有问题,没有删而已!
就这,都让这位荣氏藏经阁长老兼家族府库总管一涉及到“遗忘的前世记忆”就痛彻心扉,也不知道是张耀坤重视亲情,还是这厮天生情感过剩。
据荣毅平日观察,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因为荣克行“不犯病”的时候,对现任妻子刑乐乐也表现得情深意重,体贴入微,完全不像是“心里有人”的样子。
总之,荣老师拥有极高的道德下限,除了偶尔撒点小谎,整些乐子,满足一下恶趣味和虚荣心,从不干伤天害理之事。
……
然而,在李景唐(如今的荣景天)身上,事情发生了变化。
这位新晋“荣氏族人”的“前世记忆”,并非荣毅的库存货,而是那日北医六院归来后,他彻夜未眠、紧急炮制的新作。
其风格与其他“人格记忆”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截然相反。
整份记忆不但事无巨细地绘制了名为“李景天”的荣氏外门弟子完整的一生,其中涉及到的几个人生重要节点更是极尽笔墨、栩栩如生:入门时的欣喜若狂、被家主荣庭天赏识时的意气风发、欲入内门修习《大衍真经》而不可得时的伤心失望、被家主发配凡尘时的不敢置信、尘世中“向道之心”不改的苦苦坚持,直到垂垂老矣时重回荣氏与家主最后的诀别……
总之,荣毅是怎么真实怎么编、怎么煽情怎么来。
在构筑记忆画面时更是反复推敲打磨,对所有涉及的人物,尤其是那位先代家主的容貌神情、举手投足,刻画得细致入微、力求传神——务必在李景唐的心底,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文明骗局:我伪造了整个修仙时代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文明骗局:我伪造了整个修仙时代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