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之上的喧嚣与光芒,往往能掩盖冰层下暗流的涌动和冰面裂痕蔓延的细微声响。
当所有人都仰望着那看似越飞越高的身影时,危机已经悄然临近。
第一次清晰而沉重的警报,来自西南地区一个半月前刚被全资收购的、名为“云顶翠芽”的茶叶合作社。
一位在“归农”平台拥有较高信誉度的资深茶客,在收到其购买的一款售价不菲的“头春特级绿茶”后,怀着期待冲泡,却品出了不该有的、属于化学农药的涩味和异感。
出于谨慎和对“归农”品牌的信任,他自费将茶叶样本送往了国内一家极具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几天后,一份检测报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
报告显示,该款茶叶中一项名为“啶虫脒”的农药残留指标,赫然超出了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近三倍!
这位茶客愤怒地发布了长篇图文,详细叙述了购买、检测的全过程,并附上了清晰的检测报告截图,标题刺痛了无数人的眼睛:《“良心农人”的良心何在?起底“归农”高价绿茶农药超标黑幕!》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直以“生态、安全、可信赖”为核心卖点,被视为行业清流的“归农”联盟,瞬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之前所有的赞誉和光环,在此刻都变成了反噬的利刃。
质疑、失望、愤怒的声音如同海啸般涌来,平台客服热线被打爆,官方微博评论区彻底沦陷,之前合作愉快的媒体也纷纷致电询问,语气严肃。
“立刻!下架‘云顶翠芽’合作社在平台上的所有产品!冻结与其所有资金往来!总部成立专项调查组,我亲自带队,立刻飞过去!”陈飞在紧急高层会议上,脸色铁青,声音因极力压抑怒火而有些颤抖。
他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当众剥下了“良心”的外衣,那种耻辱感和背叛感几乎让他窒息。
调查组的工作效率很高,真相很快水落石出。问题就出在收购后的管理失控上。
“云顶翠芽”原负责人为了在加盟“归农”后的第一个销售季做出亮眼业绩,以便在联盟内获得更多资源倾斜和个人话语权,默许甚至暗中鼓励部分茶农,在春茶采摘前违规使用了明令禁止用于茶叶的化学农药,以应对当时轻微的虫害,确保茶叶品相和产量。
而“归农”总部派驻的质量监管负责人,则因为缺乏足够的茶叶专业知识和地方人情关系的掣肘,未能及时发现和阻止这一行为。
虽然事件最终得以处理——问题产品全部召回并销毁,与“云顶翠芽”原团队解除合作并追究法律责任,对受害消费者进行了诚恳道歉和超额赔偿,陈飞也亲自出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鞠躬道歉……但对“归农”品牌信誉造成的打击是沉重而深远的。
平台订单量出现了自成立以来的首次显着下滑,用户信任度如同破裂的瓷器,即便粘合,裂痕依然清晰可见。
然而,祸不单行。外部的品牌危机尚未完全平息,联盟内部,因为资源分配、决策话语权和未来发展路径的差异,长期积累的矛盾也开始浮出水面,并迅速激化。
在一次讨论下一年度预算和资源分配的关键理事会上,以往相对和谐的气氛被打破。
以东北“黑土优粮”(已扩大规模)、西北一家新收购的大型葡萄园为代表的、规模较大、销售额贡献突出的“新贵”派,与以滇南“云岭菌坊”杨老板、江南“蟹王”老周、以及桃源村本村合作社为代表的“元老”派,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
“我认为,预算分配必须更加市场化,更清晰地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
“黑土优粮”的新任CEO,一位职业经理人,语气强硬地指着财务数据,“我们东北基地,算上并购的两个子项目,预计明年将贡献联盟超过百分之二十五的营收和百分之三十的利润!但看看预算草案,分配给我们的研发和市场资源,比例远远低于这个贡献度!这不符合商业逻辑,会严重制约高潜力板块的发展!”
“贡献度?你张口闭口贡献度!”滇南的杨老板脾气火爆,直接拍案而起,麦克风发出刺耳的啸叫,“没有我们这帮老兄弟最早跟着陈总,把‘归农’这个牌子从无到有、一点点做起来,打出名堂,你们现在能靠着这块牌子卖得上价?你们那销量,有多少是靠着‘归农’的名字和前期巨大的营销投入堆出来的?心里没点数吗?现在倒跟我们算起账来了!”
江南的老周也语气激动地补充:“就是!再说了,做农业不能光看短期销量!我们养蟹的,讲究的是水草平衡,是可持续发展!你们那种为了冲量恨不得把地力都榨干的做法,长远看是在毁招牌!联盟不能只看谁嗓门大、报表好看!”
“周总,你这话就有点偏颇了……”西北葡萄园的负责人试图反驳。
“好了!都别吵了!”陈飞猛地提高音量,疲惫地揉着几乎要炸开的太阳穴,试图维持摇摇欲坠的秩序,“联盟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现在的局面来之不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想在风口起飞的猪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想在风口起飞的猪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