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把U盘重新插进电脑,屏幕亮起,进度条还在运行。李薇站在操作台前,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光谱增强程序开始分离墨迹层。第一张还原图慢慢清晰,褶皱处的文字一点点浮现出来。
“这里,”李薇指着屏幕,“‘0317,王强,五万’这一行,笔画起落很稳,转折带棱角,和郑世坤在执业申请表上的签名特征一致。”她调出比对窗口,两行字并列显示,重合度极高。
林远凑近看,没说话。第二张图加载出来,记录的是“0511,陈默,十万,封口费,已确认失联”。他盯着“陈默”两个字,目光停在“默”字末尾那一捺上——轻微上扬,收笔时有一点拖拽,像是写字的人手在发紧。
“这个笔迹……”李薇放慢语速,“不是郑世坤写的。横画倾斜角度偏高,竖笔不够垂直,整体结构偏拘谨。我查了司法文书库,近三年他提交的材料里,没有这种书写习惯。”
她切换到另一个数据库,输入特征参数。几秒后,屏幕上跳出一份审计报告扫描件。标题是《恒正所2021年度财务合规性初审意见》,落款人:陈默。
“是他的。”林远低声说。
李薇将两份笔迹重叠比对,系统标出七处高度吻合的特征点。其中“口”字框的写法、末笔回锋的角度,几乎完全一致。
“问题是,”李薇抬头,“如果这页是他写的,那他是主动记账,还是被迫伪造?”
林远没答。他点开第三张还原图,是一张跨页总汇,标题写着“年度清算清单”,下方列出十几个代号和金额,最后一栏标注“处理状态”。其中“C-7”对应的名字被墨水涂黑,只露出半截“陈”字。
“账本不是一个人写的。”林远说,“前半部分是郑世坤的风格,后半部分换成了陈默的笔迹。而且……”他放大其中一页边缘,“这些字是后来补上去的。墨色比周围深,纸张纤维有轻微压痕,说明书写时用力更大。”
李薇调出显微扫描图,确认了这一点。补写的内容集中在三个月内,恰好是城南案再审前夕。
“有人让他写。”林远关掉图像,“不是记录,是制造证据。”
他打开加密通讯软件,新建一条消息。只输入一行字:“你写的,还是他逼你写的?”附上“陈默,十万,封口费”那一段截图,发送。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窗外天色由灰转亮,楼道里传来隔壁房间开关门的声音。李薇把剩下的照片逐一处理完毕,共还原出十九页有效内容。其中有七页确认为陈默笔迹,涉及金额累计三十七万元,用途标注为“程序疏通”“证人协调”“档案调取”。
中午十二点十七分,手机震动了一下。林远点开,是陈默的回复:“明晚八点,老法院后巷修车铺。”
他没回,也没删消息。转身从档案柜里取出一份文件——陈默取保候审的审批表,上面有监察委的签章和活动范围限制说明。那个修车铺,正好在监控区域外。
下午三点,周大山打来电话。他说自己去踩了点,晚上七点五十分,看到陈默独自走进修车铺,待了十分钟,出来时手里多了个旧工具箱,随后步行离开,没有车辆接应。
林远听完,拨通研究中心的座机,让李薇准备一间独立会议室,关闭所有远程接入端口,只保留本地存储。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陈默推开了研究中心的门。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夹克,脸上没什么表情,进门后站在原地,等林远示意。
林远没说话,从文件夹里抽出两张纸,放在桌上。一张是账本还原页,另一张是陈默当年提交的审计报告节选。他把两份材料并排摆好,退后一步。
陈默低头看了很久。他的手指动了动,像是想碰纸又收了回去。最后,他抬起头,嘴角扯了一下:“这笔迹……我认。”
林远依旧没开口。
“那年我赌输了八十万。”陈默声音很平,“地下牌局,有人设局。我借了高利贷,三个月利滚利到一百二十万。他们把我带到郊区,打断了我一根肋骨。”他顿了顿,“郑世坤来了。他说能帮我解决,但有个条件——写几份材料,调整几笔账目,都是‘技术性修正’。”
“你没拒绝。”
“我试过。”陈默苦笑,“我说我不懂财务,写不了。他让人把我的手按在桌上,拿笔塞进我手里,说‘你现在就学’。”他指了指账本复印件,“那天晚上,我写了三份假审计意见,盖了私刻的章。后来……就成了常态。”
“封口费那笔呢?”
“是我最后一次帮他做事。”陈默盯着“十万”那个数字,“他们要抹掉一个证人的银行流水记录,我做了假对账单。做完第二天,我就被带走配合调查。我没咬他,也没提这些事。我以为……能混过去。”
“现在为什么说?”
陈默沉默了几秒。“因为你们查到了账本。如果我不讲,等你们查实了,我就是共犯。如果我早说,至少……还能算一次坦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林远的律师生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林远的律师生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