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新的挑战与布局
平静之下,新的挑战已在酝酿。陈远通过《功德簿》感知到,一股针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质疑思潮,开始在网络上聚集。一些被西方文化理论简单武装的“意见领袖”,开始系统性地解构、贬低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鼓吹“唯现代论”、“唯科技论”,其言论正在潜移默化地侵蚀部分青少年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这并非个别人品行不端的问题,而是一种观念层面的浊流,处理起来更为棘手。简单的封堵或惩戒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引发反效果。
陈远沉思良久,开始调动文运网络的力量进行布局。
他引导几位在高校、媒体领域有影响力的代行者,开始有针对性地撰写文章、举办讲座,从学理和情感两个层面,阐释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生命力;
他通过网络,将历史上那些为文明传承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贤事迹,化作灵感碎片,传递给有创作能力的代行者或普通文化工作者,激励他们创作出相关的文艺作品;
他甚至在一次教育局的座谈会上,“偶然”提出了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建议,并提供了具体的课程模块设想。
这是一场观念领域的“文运保卫战”,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陈远深知,唯有重建文化自信,才能从根本上抵御这种思潮的侵蚀。
第六节:星网初成
数月之后,陈远再次于文昌殿中审视《功德簿》。
此刻的神州文运守护网络图上,星光已然密集了许多。虽然仍有空白区域,但主干网络已然清晰。数十个分殿节点稳定运行,代行者们各司其职,处理着本地的大小文运事务,并通过网络进行着微妙的协同。
他能感觉到,华夏大地的文运,因这张网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凝练、更有韧性。虽然外部的挑战(如网络暴力、观念侵蚀)依然存在,有时甚至很激烈,但文运的根基正在被更有效地守护着。
同时,他也明确了下一步的方向:一是继续审慎地拓展网络,填补空白,尤其是在文运薄弱或面临冲击严重的区域;二是深化网络内部的联系与协作机制,探索更高效率的“神力”与信息流转模式;三是着手制定更完善的代行者培养、考核与更替制度,确保体系的健康与长久。
神念回归身体,陈远走到窗边,望向繁星点点的夜空。
星火已燃,网络初成。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守护文明薪火的力量,已不再是孤军奋战。
(未完待续)
-----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科级帝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