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之名,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比林烨预想的更快、更远地扩散开来。废土之上,信息的传递方式原始而有效:溃逃的“碎骨”残部、偶尔擦肩而过的流浪拾荒者、甚至是以往避之不及的小型商队,都成了这则消息的载体。
消息的核心简单却足够震撼:一个名为“曙光”的新兴势力,在一个无名峡谷,以寡敌众,击溃了凶名在外的“碎骨”掠夺团,首领“屠夫”巴洛克授首!
起初,听到这消息的人大多嗤之以鼻。又一个不自量力的聚居地即将被碾碎的日常故事罢了。但当越来越多的细节被补充——例如“碎骨”溃兵惊魂未定的描述,例如峡谷方向确实恢复了不寻常的“秩序”迹象,例如有人远远望见了加固的工事和巡逻的人影——怀疑逐渐变成了惊疑,进而发酵成一种复杂的好奇。
击溃巴洛克,这可不是小聚居地能做到的。这个“曙光”,有什么特别?它的首领是何方神圣?那里是否安全?是否有机会获得庇护或进行交易?
种种疑问,驱使着形形色色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开始向峡谷靠近。
第一波真正意义上的“访客”,是在基地正式命名后的第五天出现的。那是一小群约七八人的流浪者,拖家带口,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得如同移动的破布堆。他们被警戒的哨兵发现时,正惶恐不安地站在峡谷入口外一箭之地,高举着双手,示意没有武器。
老查理得到消息,立刻带着几个人上前接洽,林烨和雷娜则站在新建的了望台上,居高临下地观察着。
“……我们听说……这里叫‘曙光’,打败了‘碎骨’的巴洛克……”为首的是一个干瘦的老头,声音颤抖,带着浓重的口音,“我们……我们没地方去了,原来的窝被变异鼠群毁了……只想讨口吃的,找个能睡觉的地方……我们有力气,能干活……”
老查理经验丰富,没有立刻放行,而是仔细盘问他们的来历、之前的遭遇,并检查了他们随身那点少得可怜的行李,确认没有隐藏武器。
“林小子,你看……”老查理抬头望向了望台。
林烨看着下面那群人眼中混合着绝望和微弱希冀的光芒,沉默了片刻。收留他们,意味着本就紧张的粮食和空间压力更大,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但拒绝,等于见死不救,也与“曙光”之名所代表的希望背道而驰,更会寒了那些可能还在观望的、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心。
“查理叔,按老规矩,隔离观察一天。提供最低限度的水和食物。确认没有传染病和明显问题后,纳入分配体系。”林烨做出了决定。他需要人口,需要劳动力,但不能盲目。
老查理领命,安排人将这群流浪者引到峡谷外一处划定的临时隔离区。
这只是开始。
随后的几天里,陆续又有几小股流浪者前来投奔,规模都不大,多是三五人,情况与第一波类似。同时,也开始有零星的、胆大的独行拾荒者出现在附近,他们不要求加入,只是远远观望,或者尝试用找到的一些破烂零件、少量草药,换取“曙光”出产的干净饮水或少量食物。
老查理在林烨的授意下,建立了一套简单的规则:所有投奔者需经过隔离审查;交易需在指定区域进行,由基地统一评估物品价值,以物易物,暂不涉及任何形式的货币;严禁任何形式的冲突和偷窃,违者驱逐。
这些规则简单却有效,逐渐为人所知。“曙光”基地以其相对严明的秩序和击溃巴洛克的实力,开始在这片区域建立起初步的声望。它不再是一个可以随意欺凌的弱小据点,而是一个需要被认真对待的、有潜力的新兴势力。
然而,声望带来的不仅仅是投奔者和交易机会,还有更复杂的目光。
一天下午,一支由三辆改装过的、覆盖着锈迹和装甲板的摩托车组成的车队,卷着尘土,停在了峡谷入口外。车上的人穿着统一的、印有某种齿轮骷髅标志的皮质马甲,装备精良,眼神桀骜,与之前那些面黄肌瘦的流浪者截然不同。
“叫你们管事的出来说话!”一个戴着风镜、嗓门洪亮的壮汉坐在头车上,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优越感。
了望台立刻示警,雷娜第一时间赶到,狙击步枪无声地架起。老查理也带着几个持枪的青壮年迎了出去,林烨则隐在门后的阴影里,冷静观察。
“几位,有何贵干?”老查理不卑不亢地问。
“我们是‘铁齿轮’的人!”那壮汉大拇指朝自己胸口的标志一指,语气倨傲,“听说你们这儿新立了个旗号,叫‘曙光’,还干掉了巴洛克那个蠢货?有点意思。我们老大让我来传个话,这片地界,有新面孔立旗,得先跟我们‘铁齿轮’打声招呼,懂规矩吗?”
老查理眉头微皱。“铁齿轮”是距离此地约两天路程的一个中型聚居地,主要以修复和交易旧世界机械零件闻名,实力不俗,行事风格以强势着称。他回头看了看林烨藏身的方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炼假成真:我的虚拟帝国照映现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炼假成真:我的虚拟帝国照映现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