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听得入了迷,眼睛紧紧盯着那把军号,仿佛能听到当年清亮的号声在山谷里回荡。小木拉提举起手,小声问:“王爷爷,陈峰爷爷吹军号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威风?”
“那可不,”王建国笑着点头,“他吹军号的时候,腰板挺得笔直,眼神亮得很,像一棵挺拔的白杨树。他总说,军号是连队的灵魂,号声在,军心就在,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号声一响,大家就能拧成一股绳。”
刘志强接过军号,放在嘴边试了试,虽然多年没吹,却依旧发出了清亮的声音。“嘀——嘀嘀——”号声穿过花海,飘向远方,孩子们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听着,脸上满是敬畏。
“这号声,和当年陈峰吹的一模一样,”张明远感慨道,“每次听到这号声,我就想起当年在连队的日子,想起和陈峰、和战友们一起巡逻、一起训练、一起种花的时光。那时候虽然苦,却觉得心里踏实,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守护的是祖国的领土,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安宁。”
正说着,远处传来汽车的喇叭声,陈阳带着妻子和儿子辰辰来了。辰辰今年六岁,穿着小小的迷彩服,像个小军人一样,一下车就挣脱妈妈的手,跑到花田边,好奇地看着五颜六色的格桑花。
“陈阳来啦!”张明远笑着招手,“还把小家伙带来了。”
陈阳快步走过来,给三位老人问好,然后拉过辰辰,对他说:“辰辰,快叫张爷爷、王爷爷、刘爷爷,这些爷爷都是当年和你太爷爷一起守护边境线的英雄。”
辰辰怯生生地看着三位老人,小声喊了“爷爷好”,然后眼睛就被桌上的军号吸引了,拉着陈阳的衣角问:“爸爸,那个是什么呀?能吹吗?”
王建国把军号递到辰辰手里,手把手地教他怎么握:“这是军号,当年你太爷爷就是用它来集合战友的。来,爷爷教你吹一个简单的调子。”
辰辰小心翼翼地握着军号,放在嘴边,在王建国的指导下,吹出了“嘀嘀”两声,虽然不成调,却让孩子们都笑了起来。辰辰也咧开嘴笑了,眼睛亮晶晶的,对军号充满了好奇。
“辰辰,爷爷给你讲太爷爷的故事好不好?”张明远蹲下来,温柔地看着辰辰说,“你太爷爷当年可勇敢了,用老枪吓退过狼群,用军号鼓舞过战友,还为了救新兵,留在了雪山里。”
辰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太爷爷是英雄,我以后也要像太爷爷一样,当一个勇敢的人。”
孩子们一听要讲新故事,立刻围得更紧了。张明远喝了一口菊花茶,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起了陈峰的另一段往事:“1982年秋天,边境线附近的牧民遇到了难题——他们的羊群被暴风雨困在了山里,找不到回家的路。陈峰听说后,立刻带着我们去帮忙找羊群。那时候雨下得特别大,山路又滑又陡,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里走,衣服全被淋湿了,冷得直打哆嗦。”
“陈峰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军号,每隔一会儿就吹一声,想看看能不能听到羊群的回应。走了大概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听到了羊群的叫声,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羊群被困在一个山洞里,洞口被倒下的树干挡住了。陈峰二话不说,就上去搬树干,树干又粗又重,他搬得满头大汗,手上磨出了血泡,却一直没停下。”
“我们一起帮忙,终于把树干搬开了。陈峰先走进山洞,把受惊的羊群安抚好,然后带着我们,一路护送羊群回到牧民的帐篷。牧民们特别感激,拿出家里最好的奶茶和馕招待我们,陈峰却摆摆手说‘不用谢,守护你们也是我们的责任’。”
讲到这里,张明远顿了顿,看着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看,戍边不只是守着界碑,还要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守护着他们的羊群,守护着他们的家园。陈峰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勇敢不是不怕危险,而是明明害怕,却依然选择向前;坚守不是固执己见,而是心里装着别人,装着家国。”
孩子们听得安安静静,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生怕错过一个字。古丽娜扎的眼眶红红的,她放下笔,小声说:“陈峰爷爷真好,他不仅守护边境线,还帮助牧民爷爷,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乐于助人。”
“我要把陈峰爷爷的故事画下来,”小木拉提举起画板,“画他吹军号的样子,画他帮牧民找羊群的样子,挂在博物馆里,让更多人看到。”
陈阳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感动。他拿出相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凉棚下,老兵们讲着往事,孩子们记着故事,军号放在桌上,格桑花在旁边静静绽放,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斑驳的光影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美好。
中午时分,大家围坐在凉棚下野餐。小艾克拜尔提前准备了馕、西瓜、酸奶,孩子们把带来的沙棘果分给大家,张明远则把麦麸饼掰开,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孩子们叽叽喳喳地问着各种问题,老兵们耐心地一一解答,笑声、话语声、风吹过花海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听的旋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雪岭枪魂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