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杨家峪生产队的仓库里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愁云。
几百斤预留的稻种堆在角落,队长杨满囤和几个老农围着它们,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这稻种,干瘪瘪的,颜色也暗,怕是陈了两年的!”老把式杨老栓抓起一把,在手里一搓,
眉头拧成了疙瘩,“这样的种下地,出苗能有一半就算老天爷赏饭吃了!今年的收成……悬啊!”
杨满囤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猛抽旱烟,烟雾缭绕也化解不了他心头的沉重。
他何尝不知道?可公社良种站那边早就打了回票,指标紧俏,轮不到他们这偏远山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种子,
地再好,人也再勤快,也打不出多少粮食。一想到年底分粮时乡亲们失望的眼神,他就觉得肩上像压了一座山。
这时,杨平安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仓库门口。他显然是听到了里面的议论,目光扫过那堆品相不佳的稻种,眼神微凝。
“满囤叔。”他轻声开口,打破了沉寂。
“平安来了。”杨满囤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但那愁容却挥之不去,“你都看见了,就这东西,今年这关难过啊。”
杨平安走到稻种前,伸手抓起一把,仔细看了看,又放在鼻尖闻了闻,确实带着一股陈腐气。
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着什么,最终,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他没有像上次那样提出去公社想办法,而是话锋一转,问道:“满囤叔,仓库钥匙今晚谁保管?”
“我亲自拿着。”杨满囤有些疑惑,“咋了?”
“没什么,”杨平安神色如常,“就是想着,这种子得看紧点,别受潮也别被老鼠祸害了。您晚上警醒些。”
杨满囤只当他是年轻人细心,点了点头:“放心吧,我晓得轻重。”
夜色渐深,整个杨家峪村都陷入了沉睡,只有偶尔几声犬吠划破寂静。
一道灵巧的身影,如同暗夜中的狸猫,悄无声息地来到了生产队仓库后墙。正是杨平安。
他屏住呼吸,确认四周无人后,意识沉入了平安扣空间。
空间里,与外界季节迥异,那一方他特意开辟出的水田里,稻浪翻滚,金灿灿一片,穗头低垂,颗粒饱满得惊人。
这些稻种,是他早就用灵泉水反复浸泡、催生、优选出来的,不仅生命力极其旺盛,抗病能力强,其蕴含的生机和潜在产量,更是远超这个时代的任何品种。
他一直悄悄储存着,就是想着在关键时刻,能为村集体做点什么。
“就是现在了。”杨平安心中默念。他估算着外面仓库里那几百斤陈种的数量,开始用意念飞快地收割空间里的稻谷,
脱粒,然后将金灿灿、沉甸甸的空间稻种迅速转移出来,堆积在仓库外墙的阴影下。整个过程悄无声息,效率高得惊人。
接着,他找到仓库一扇有些松动的后窗,用巧劲轻轻撬开,身形一缩,便钻了进去。
借着窗外微弱的月光,他找到那堆陈年稻种,毫不犹豫地开始将空间里准备好的良种与之进行“置换”。
他将陈种收入空间角落,将空间良种堆放回原处,尽量保持原来的堆放形状。
几百斤的稻种,在他的意念操控和体力配合下,不到半个时辰就置换完毕。
做完这一切,他仔细清理了自己可能留下的痕迹,又从那袋“新”稻种里,故意在角落撒落少许,
制造一点看似搬运时不小心遗落的迹象,这才从原路退出,小心地关好窗户。
整个过程神不知鬼不觉。仓库里,那堆原本黯淡无光的陈种,
已然被颗粒饱满、金黄诱人的空间良种所取代,仿佛它们一直就在那里,只是之前没人发现其不凡。
杨平安回到自家院子,躺在床上,听着自己有些急促的心跳慢慢平复。
他这么做,冒了不小的风险,但他不后悔。看着乡亲们为生计发愁,看着父亲提起村里事时那忧心的眼神,他无法袖手旁观。
“有了这些种子打底,再加上灵泉水潜移默化地滋养地力,”杨平安在心里盘算着,“今年大队的稻谷产量,提高五成甚至翻上一番,都大有希望。
应该足够帮助大家稳稳度过这个难关,年底也能过个肥年了。”
他做这件事,不求名利,甚至要永远守住这个秘密。
他只是希望这片生养他的土地,这些淳朴的乡邻,能少受些苦。
这种发自内心的守护,让他感到无比的踏实和安宁。
第二天清晨,保管员杨满囤像往常一样打开仓库大门巡查。
当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堆稻种上时,猛地愣住了。
他揉了揉眼睛,凑近前去,几乎把脸贴到了稻堆上。
“这……这……”他颤抖着手抓起一把稻种,那金黄的色泽,那沉甸甸的手感,
那饱满得仿佛要胀开的颗粒……这哪里还是昨天那堆看着就丧气的陈种?!
“来人!快来人啊!”杨满囤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朝着外面大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