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送走一个贪婪的旧知县,终于盼来真心为民的新知县!!!】
【谁知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新来的也不过是个 !!!】
【先前大张旗鼓改造桥头乡的村子,不过是设局引我们上钩,好暗示我们给这朱三知县送钱!!!】
【谁交的钱多,就先改造谁的乡、谁的村!!!】
【接着拖拖拉拉修个两三年,等到任期一满,便揣着银子走人!!!】
短短片刻,清河乡乡长便自以为看穿了新任知县朱三的“算盘”。
可即便心知肚明,他也无力反抗。官大一级压死人,若敢拒绝,这朱三随便找个由头就能把他扔进大牢“反省”。
想到这里,清河乡乡长仿佛瞬间老了十岁,咬牙躬身道:“大人,清河乡愿凑两千贯,支持大人的【青阳县乡村改造】,请大人收下!!!”
晋王朱棡嘴角微扬:“乡长以为,本官要的诚意是钱?”
他暗自决定,回头定要查查青阳县前任知县——那人八成是个搜刮民脂民膏的 ,否则这清河乡乡长怎会和前七位一样,一听“诚意”就想到行贿?
见朱棡似有不满,清河乡乡长脸色惨白,颤声道:“大人,两千五百贯已是极限!再多……乡亲们真要活不下去了啊!!!”说罢连连叩首,额头磕得砰砰作响。
高台上,朱棡笑意渐敛,目光转冷。他当即决定修书一封,命锦衣卫速递京城,请吏部和都察院严查青阳县历任县令!
“起来。”他淡淡道,“本官要的诚意,与钱财无关。你们那点银子,我还瞧不上。”
清河乡乡长愣住,茫然起身——若非钱财,这“诚意”究竟是何物?
晋王朱棡察觉到对方神色中的困惑,示意差役递上案头的几份文书,解释道:
县衙需采买各乡余粮布帛等物,你手中便是所需物资名录。
所有物资皆按市价八折收购,由官差统一下乡收取。
长泽乡每月可售棉布一千五百匹,河头乡月供粮三百五十石,东桥乡月供禽畜两千七百只......
所谓诚意,便是哪乡哪村能提供最多物资,其乡里便可优先进行县乡村改造。
清河乡以水产闻名,若能稳定供应鲜鱼,比如每月固定交售若干斤。
本官同样会将尔等纳入优先改造之列。
清河乡乡长瞪大双眼,颤声道:
大人是说......我们未被选中的乡里,也能享受官差上门、八折收购余粮布帛,连鱼虾都收?!
他万万没想到,新任朱知县非但不索钱财——
竟主动收购乡民余粮布帛,同样给予八折优待!
这本是选定改造村落才有的好处啊!
晋王朱棡颔首道:
不错,包括鱼虾水产,余粮布帛有多少收多少,暂不设限!
但需供应稳定。且一旦定下月供数额——
在如数交付前,乡民不得将所列物资转售他人。
一粒米、一寸布都不许!
若被发现,立即取消该乡改造资格,并追究罪责!
若你现在就能确定清河乡月供数额——
便在这文书上写明数目。
待汇总十二乡数据后,本官自会确定下一批改造的乡村。
清河乡乡长攥着那几张物资清单,手指微微发颤,声音都带着几分哽咽:
下官这就回去核查各村余粮布匹数目!三日内必呈上详实数据!
秦王朱樉指尖轻叩案几:去吧。
乡官突然扑通跪地,额头在青砖上磕出闷响。起身时袖口沾了灰也顾不上拍,刚跨出门槛就扯着嗓子喊起来:
青阳县天降青天老爷哟——
要给咱铺石子大路咧——
这带着乡音的吆喝惊飞檐下麻雀。衙役们互相递着眼色,有个年轻胥吏偷偷挺直了腰板。上月他们去东市采买时,卖炊饼的老汉硬往筐里塞了俩芝麻烧饼,说是给知县老爷当差的都该尝尝。
朱棡望着那道雀跃远去的背影,忽然想起燕先生说过的话。那些关于钱帛与信用的道理,此刻正在他掌中化作实实在在的秤杆——以县衙公信为砣,八分市价作星,称起一乡百姓的盼头。
待村庄改造完成后,朱棡承诺将粮食布匹等物资的款项支付给村民。
凭借知县的公信力,村民们欣然接受了这一安排。
随后,朱棡从数十里外的其他村庄招募百姓前来务工。
由于支付工钱,自然不再提供食宿。
改造工程持续十天半月,工人每日需上工,往返数十里不现实,自带干粮亦难以维持。
加之被改造村庄的多余粮食布匹已被朱棡提前收购一空,工人无处购买补给。
务工百姓不得不考虑食宿问题。
心系百姓的知县朱棡——晋王朱棡挺身而出,承诺解决此事。
他迅速从县城请来糕点师傅,用此前收购的粮食在村中售卖惠民馒头,一文钱一个。
又搭建临时大通铺,提供枕头被褥,同样一文钱一晚。
工人可用工钱直接抵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