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古县带着秋露的清润,仿古街的青石板路被环卫工冲刷得发亮,两侧店铺的招牌不再是清一色的呆板仿古样式——陈秀莲的小吃铺挂起了红底黄字的“秀莲馄饨”,边缘还绣着小小的葱花图案;卖手工艺品的老李则用原木做了块招牌,刻着“老手艺坊”,透着质朴的温度。可这份新生的热闹里,却藏着挥之不去的忧虑。
临时会议室就设在原文旅局的一间闲置办公室,二十多位商户挤在长条桌旁,脸上带着刚拿回摊派费的轻松,眼底却飘着愁云。周志强背对着窗户站着,晨光勾勒出他微驼的脊背,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泛着银霜,手里攥着那份写满“线上平台”构想的草稿纸,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周局长,不是我们不信你,”卖酱菜的老王头率先开口,声音带着颤音,“我们这些人,大字不识几个,手机只会接打电话,线上卖货?那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还有钱的事儿,”开茶馆的张姐跟着说,“建平台不得花钱?我们刚把亏空填上,实在拿不出额外的钱了。”
议论声此起彼伏,像秋风吹过枯叶,带着几分焦躁。周志强张了张嘴,想解释却不知从何说起,他深耕文旅三十年,懂经营懂民生,却对线上技术一窍不通,手里那点整改经费要留着修缮老街,实在挤不出余钱。他转头看向坐在角落的林晓,眼神里带着求助的恳切。
林晓一直没说话,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脑子里盘旋着陈谨说过的话:“反腐不是只追赃,更要让赃款回到百姓手里,弥补他们的损失。”她抬眼时,目光清亮而坚定,扫过满屋子焦虑的面庞:“钱的事,我来解决。技术的事,也包在我身上。”
商户们瞬间安静下来,齐刷刷看向她。陈秀莲往前凑了凑,围裙上的面粉簌簌往下掉:“林组长,你这话当真?建平台可不是小数目,总不能再让政府掏钱吧?”
“不用政府额外拨款。”林晓站起身,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藏蓝的西装上,袖口的灰尘早已被洗净,却依旧留着跑基层的烟火气,“赵立群涉案的赃款里,有五百万是从商户身上摊派、从民生项目里挪用的,按规定,这些钱要优先退赔受害群众、用于民生修复。我们申请用其中一百万,作为线上平台的启动资金——这笔钱,本就是你们的。”
“啥?用贪官的赃款建平台?”老王头眼睛一亮,嗓门陡然提高,“这好!这才叫物归原主!”
商户们立刻炸开了锅,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陈秀莲拍着大腿笑:“太好了林组长!这样一来,我们不仅没亏,还能沾着这‘赃款’的光,把生意做起来!”
周志强也松了口气,心里那块石头落了地,看向林晓的眼神里满是敬佩:“林组长,这主意好!既解决了资金难题,又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贪官的赃款最终还是用在了民生上。”
林晓却没放松,眉头微蹙:“资金只是第一步,技术才是关键。我联系了前作隆安案时合作过的‘惠民电商平台’,他们了解基层民生,愿意免费提供技术支持,但后续的运营和维护,还得靠我们自己。”她拿出手机,拨通了电商平台负责人的电话,按下免提键。
“林组长,我们已经组建了技术团队,今天下午就能派人过去,”电话里传来清晰的声音,“平台框架会根据古县的特色定制,支持小吃、手工艺品、民俗体验等产品上架,还能设置‘古县文旅专线’,联动线下客流。”
会议室里响起低低的赞叹声,陈秀莲激动地搓着手:“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我儿子就在外地做电商,我早就想试试,就是没人带路。”
“我怕学不会。”角落里的老李嗫嚅着,他今年六十多岁,儿子儿媳在外打工,自己守着这家手工艺品店,是最担心技术问题的人。
林晓看向他,眼神柔和了许多:“李叔,技术团队会手把手教,周局长也会组织培训,从注册账号、拍产品照片到接单发货,一步步来,保证人人都能学会。”她转头看向周志强,“周局长,培训的事,就得麻烦你多费心了。”
周志强重重点头,胸口涌起一股热流。他在文旅局干了三十年,从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两鬓斑白,早就看透了形式主义的虚浮,此刻握着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只觉得浑身是劲:“林组长放心,我每天守在这里,陪着大家学,学不会不罢休!”
下午,电商平台的技术团队如约而至,带着电脑和拍摄设备,临时会议室立刻变成了培训课堂。年轻人学得快,陈秀莲跟着技术人员操作手机,一会儿就完成了店铺注册,还拍了几张馄饨出锅的照片,热气腾腾的画面刚上传,就收到了第一条咨询消息。
“哎呀!有人问能不能快递!”陈秀莲兴奋地喊起来,声音里满是雀跃,眼眶却悄悄红了——前几个月,她还在为三万块的招牌费哭红眼睛,担心店铺倒闭撑不起整个家,如今却能借着线上平台,把生意做到外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反腐深渊回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反腐深渊回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