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小范围骚乱很快平息。官方通报将其定性为一次轻微构造地震,震级不大,持续时间短,除部分公物损坏外,未造成人员重伤。那个被陆见救下的女生在同伴的安抚下逐渐恢复,被问及细节时,她只模糊地记得一个“很快的身影”和“幸运地被推开”,对陆见的具体样貌都记不清晰。这起事件如同投入湖中的小石子,在校园内部泛起几圈涟漪后,便迅速沉寂下去。
但陆见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
他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现实世界那层“薄膜”的脆弱。图书馆事件并非偶然,而是《纪元》能力与现实规则碰撞的一个微小火花。他能感觉到,额间的“虚空之眼”印记在现实中也变得更为“活跃”,虽然远未达到游戏中的效果,但那种对空间、对能量、对信息流的底层感知,正潜移默化地增强着他与现实世界的“连接”。
他需要信息,更多、更深入的信息。
“隐士”的情报网络被悄然激活到更高层级。他不再仅仅满足于玩家间的流言和论坛帖子,开始动用积累的资源,尝试接触更边缘、更危险的领域——那些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信息掮客、被主流科学界排斥的“边缘学者”、甚至是一些调查超自然现象的私人组织。
代价不菲,但收获也开始显现。
一条经过多重加密、来源指向某个东欧私人研究所的信息碎片显示,他们监测到全球范围内的环境背景“信息熵”出现了无法用现有模型解释的、极其微弱的涨落,这种涨落与《纪元》全球服务器的某些峰值负载存在时间上的高度相关性。报告措辞谨慎,将其称为“未知的全球性信息扰动”,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研究者的困惑与隐隐的不安。
另一条从南美某个匿名黑客组织流出的消息则更为直接。他们声称成功入侵了《纪元》某区域服务器的日志备份(无法验证真伪),发现部分深度玩家的游戏行为数据,与其现实中的某些生理指标(如脑波活动、神经反应速度)存在“超越随机概率”的微弱同步。该组织认为,《纪元》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虚拟世界,而是一个庞大的“神经接口适配器”。
这些信息支离破碎,真假难辨,却都隐隐指向同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纪元》正在以某种未知的方式,与现实世界产生深层次的交互。
与此同时,公众层面的“涟漪”也开始扩大。
之前还仅限于小圈子讨论的“感知异常”话题,开始零星出现在一些受众更广的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上。虽然很快会被平台以“传播不实信息”为由限流或删除,但种子已经播下。
一个粉丝数不少的科普博主发布视频,以相对客观的角度探讨了“长期沉浸虚拟环境对感知能力的潜在影响”,引用了部分玩家报告和有限的神经科学研究,试图给出一个“科学”的解释。视频下方争论激烈,支持和反对者各执一词。
一家颇具影响力的都市报则刊登了一篇略带猎奇色彩的报道,标题为《是游戏成瘾还是超能力觉醒?少数<纪元>玩家的奇异体验》,文中采访了几位愿意透露姓名的玩家,描述了他们的“异常”经历。报道语气偏向保守,将其归类为社会现象进行探讨,但无疑将这个话题推向了更广泛的公众视野。
恐慌的苗头开始隐约闪现。一些家长组织呼吁对《纪元》进行更严格的年龄限制和游戏时间监管。部分保守派人士在电视访谈中忧心忡忡地谈论着虚拟世界对现实伦理的冲击。网络上的阴谋论者也趁势而起,宣扬着“游戏公司人体实验”或“外星科技入侵”等骇人听闻的说法。
官方层面依旧保持着沉默和谨慎。游戏发行商“幻宇科技”发布了几条不痛不痒的公告,重申《纪元》绝对安全,并强调玩家反馈的“感知变化”属于正常的感官适应,建议玩家合理安排时间,注意身心健康。各国政府相关部门则口径统一,表示“正在关注相关报告,暂无证据表明《纪元》存在超出虚拟现实技术范畴的影响”。
但这种官方辞令,在越来越多涌出的个体报告和逐渐发酵的公众情绪面前,显得愈发苍白无力。
陆见关闭了不断弹出相关新闻推送的网页,靠在公寓简陋的椅背上,揉了揉眉心。窗外,城市的夜景一如既往的繁华而冷漠。
事情的发展速度,比他预想的要快。从最初的零星报告,到小范围讨论,再到如今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争议,不过短短数周时间。这背后,是否有一股力量在推动?还是说,这种“规则侵蚀”本身就在加速?
他回想起“守门人”的话语,回想起“虚空之眼”中蕴含的、关于世界底层规则的信息。如果《纪元》的规则真的在渗透现实,那么最终会发展到哪一步?玩家的“技能”是否有一天会真的在现实中显现?到那时,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而他,这个提前接触并融合了部分规则本源的存在,又将处于何种位置?
危机感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上心头。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仅仅被动地观察和隐藏。他需要更主动地去探寻真相,去了解《纪元》的本质,去弄清楚这一切变化的源头和终点。
“隐士”的身份,或许可以成为他切入更深层秘密的利器。
他打开一个全新的、从未使用过的加密通讯频道,向几个他筛选出来的、可能掌握着核心机密的信息源,发送了试探性的接触请求。标价,高得足以让任何人动心。
信息发出,如同石沉大海,暂时没有回音。
陆见也不着急。他知道,触及这种层面的秘密,需要耐心,也需要运气。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下方川流不息的车灯洪流。每一盏车灯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或许还在为生活奔波,为学业烦恼,对即将席卷而来的风暴一无所知。
而他,这个游走于两个世界边缘的“幽灵”,或许是少数能窥见风暴一角的人。
他必须做好准备。
为了生存,也为了……或许存在的,揭开真相的机会。
额间的“虚空之眼”印记,在夜色中微不可查地闪过一丝幽蓝的光芒。
喜欢终末轮回:我的领域是零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终末轮回:我的领域是零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