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沉如铁。
殿内烛火通明,将巨大的沙盘舆图映照得纤毫毕现,却驱不散那笼罩在每一位大臣心头比这夜色更为深沉的阴霾。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来自蓬莱仙岛的绝密军报,已在御案之上静静地躺了整整一夜。
那薄薄一张兽皮,此刻却重若万钧,压得在场所有肱股之臣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舰队未亡,神医已觅,药方已得,这本该是天大的喜讯。
然而,孙致思最后带回的那个消息,以及他提出的那个近乎于神明之语的条件,却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将所有的喜悦都碾得粉碎。
“龙脉断,灵气绝……天地,正在死去……”
“不出百年,奇花异草尽皆枯萎,人杰地灵不复存在……末法之地……”
这些字眼,如同一柄柄最锋利的冰锥,狠狠地刺入了每一个人的心脏。这已经不是王朝更迭、国祚兴亡的问题了。这是一个关乎文明存续、种族未来的终极天问!
“陛下……”
须发皆白的御史大夫狄梁,这位一生刚正不阿的老臣,此刻声音中竟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此……此乃天罚!是上苍对我等凡尘俗世的惩戒啊!陛下为斩妖龙而断龙脉,乃是救万民于水火的无上功德,何以……何以会招致如此恶果?天道不公!天道不公啊!”
他的悲呼,道出了所有深受传统“天人感应”思想影响的臣子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与迷茫。
就连一向算无遗策、智计百出的“鬼才谋主”徐元,此刻也是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可以推演兵法,可以算计人心,可以布局天下,但他算不到这天地的寿数,更找不到为这方世界“续命”的良方。
人力,有时而穷。
在如此宏大而绝望的宿命面前,任何权谋智计,都显得是那般的苍白无力。
整个军机处,被一股名为“末日”的巨大阴影所笼罩。
唯有一人,静坐如山。
龙椅之上,新皇李景的面容,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御案上那份来自蓬莱的密报,目光穿透了跳动的烛火,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殷洲大陆,看到了那片神秘的迷雾之海,最终,又回到了眼前这片百废待兴的万里江山之上。
作为一名真正的修真者,没有人比他更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方天地正在发生的变化。
自斩断龙脉之后,他丹田内的金丹,光芒便日益黯淡
。吐纳调息之间,能从天地间汲取的灵气,已是微乎其微。
孙致思所言,句句属实。
这条“仙道”,这条他穿越而来,一心追求的超脱之路,正在被这个世界,无情地斩断。
然而,在他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颓丧与绝望。
恰恰相反,在那份超乎常人的镇定之下,一双比夜空还要深邃的眼眸中,正酝酿着一股足以重塑乾坤的……风暴!
他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舆观图前,负手而立。
“众卿,都起来吧。”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安定人心的力量,瞬间压下了殿内所有的惶恐与骚动。
“天道?灵气?”
李景咀嚼着这两个词,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扫过下方一张张或悲戚、或迷茫的脸庞,声音陡然拔高,掷地有声,如同一道惊雷,在每个人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朕自登基以来,平内乱,逐外敌,斩妖龙,靖四海!朕所依靠的,是常青山将军手中那杆百折不挠的铁枪,是徐元先生腹中那安邦定国的奇谋,是沈归掌中那能定鼎乾坤的算盘,是千千万万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忠勇,是亿万黎民百姓辛勤耕耘的汗水!”
“朕问你们,这一切,与那虚无缥缈的‘天道’,与那日渐枯竭的‘灵气’,有何相干?!”
一番话,如暮鼓晨钟,重重地敲击在每一位臣子的心上!
是啊!他们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所开创的这番中兴局面,靠的从来都不是什么神仙庇佑,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心与力量!
李景一步步走下御阶,那股无形的帝王龙威弥漫开来,却不再是单纯的皇权压迫,更蕴含着一种“人定胜天”的磅礴信念!
“孙神医说,仙道将绝,末法将至。他说得没错。”
“但这,并非绝路!”
李景走到大殿中央,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最核心的肱股之臣,一字一句地说道:
“若天道已死,那朕,便带领我大舜亿万子民,用我等的双手和智慧,为这人间,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这条路,朕称之为——‘人道’!”
说罢,他不再多言,只是沉声下令:“摆驾,皇家科学院,格物部!”
……
一个时辰后,京郊,皇家科学院。
与皇宫的庄严肃穆截然不同,这里,充满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