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城,御和殿。
金乌初升,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百官身着庄严的朝服,手持象牙笏板,分列两侧,静待早朝的开始。
新皇登基以来,一系列雷霆万钧的改革与清洗,早已将仁宗朝后期那种温吞的朝堂风气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效而凌厉的节奏。
每一位站在殿上的官员都心知肚明,坐于龙椅之上的那位年轻帝王,拥有着远超其年龄的智慧与杀伐决断,任何心怀侥幸的敷衍与怠惰,都将招致灭顶之灾。
此刻,朝堂之上,气氛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关于靖海侯陈屠率领“寻仙舰队”出海,遭遇东瀛“黑船”舰队伏击的绝密军报,已于昨日深夜通过都察司的特殊渠道,送达军机处。
那一战的惨烈,即便是徐元、狄梁这等见惯了生死风浪的核心重臣,在看到战报后亦是心惊肉跳。
两艘护卫舰沉没,近千名水师精锐葬身鱼腹,旗舰“踏浪号”重创,导航罗盘尽毁,彻底迷失于茫茫大海……
每一个字,都浸透着血与火。
然而,此刻的龙椅之上,新皇李景的面容却是一片古井无波。
他平静地听着下方户部与工部的官员,汇报着关于中原几处水利工程的进度,眼神深邃如渊,无人能从那双眼眸中,窥探出哪怕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
仿佛,那份足以动摇国本的紧急军情,对他而言,不过是庭前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唯有侍立在他身侧的几位军机大臣,才能从那偶尔轻叩龙椅扶手的指节上,感受到一股冰寒。
陛下在等。
等一个时机,一个……足以让所有魑魅魍魉都无所遁形的时机。
“……臣以为,南运河段的清淤工程,可再增拨银两三万,以加快进度,确保冬日封冻前,漕运畅通无阻。”一名工部官员恭敬地奏报完毕。
李景微微颔首,目光缓缓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了站在文臣队列前排,一个身着崭新三品官服、面带谦恭笑容的身影之上。
“岳爱卿。”他淡淡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新任户部右侍郎岳辉闻言,心头一喜,连忙出列,躬身拜道:“臣在。”
此刻的岳辉,可谓是春风得意。
自他“冒死”上奏,劝谏陛下削减海军军费,并“荣获”陛下采纳之后,他在朝中的地位便水涨船高。
在他看来,那位年轻的皇帝虽然手段狠辣,但在大局观上,终究还是个“孺子”,轻易便被自己那套“和平发展”的理论所蒙蔽。
更重要的是,三日前,他已通过秘密渠道,将“寻仙舰队”的航海图送出。
算算时间,此刻,那支被李景寄予厚望的舰队,恐怕早已化作东海之上的一堆残骸了。
大功一件!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东瀛神国的天兵登陆中原,自己作为“首功之臣”,被册封为王侯将相的光辉未来。
“爱卿上任户部以来,勤勉有加,为朕分忧不少。”李景的语气听不出喜怒,“朕听闻,你昨日又上了一本奏折,言及我大舜与东瀛通商,应进一步开放港口,降低关税,以示天朝诚信,促进两国邦交,可有此事?”
“回陛下,确有此事!”
岳辉心中大定,连忙朗声答道,“臣以为,我朝与东瀛既已签订和平协议,便应以诚相待。降低关税,不仅能促进商贸,充盈国库,更能彰显我大舜泱泱大国之胸襟,使四海蛮夷,尽皆归心!此乃一举多得之善政也!”
他一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引得不少不明真相的文官连连点头。
“善政……”李景咀嚼着这两个字,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岳爱卿,你为国操劳,事必躬亲,朕心甚慰。”
他话锋陡然一转,声音变得幽冷而锐利,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直刺人心!
“只是,朕有一事不明,还请岳爱卿为朕解惑。”
“爱卿日夜为国事操劳,不知……夜里睡得可还安稳?”
轰!
此言一出,如同一道惊雷,在寂静的御和殿内轰然炸响!
满朝文武,皆是心头一震,无数道惊疑不定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岳辉的身上。
岳辉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一股莫名的寒意直冲天灵盖,让他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在这一刻被冻结。
他……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知道了?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我的计划天衣无缝!
“陛……陛下说笑了……”岳辉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臣……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自是……夙夜忧叹,不敢有片刻懈怠……”
“是吗?”李景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一步步走下御阶。
他每走一步,那股无形的帝王威压便强盛一分,压得岳辉几乎喘不过气来。
“那你可能告诉朕,三日前,亥时三刻,你府上的书房,为何会有一只来自东瀛的‘信鸽’飞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