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后津结盟?万万不可!”
“陛下,后津乃虎狼之师,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背弃盟约更是家常便饭,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
“刘莽乃国贼,后津是外敌,岂能因一贼而忘另一敌?”
以御史大夫为首的几位老臣率先出列,言辞激烈,痛陈与后津结盟的弊害。他们的话代表了朝中绝大多数官员的心声——对后津这个宿敌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然而,以兵部尚书为代表的少壮派却有不同看法。
“陛下,臣以为,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刘莽窃据辽东,手握‘天火’利器,已成心腹大患。若能借后津之力,先行剪除此獠,我大舜便可集全国之力,再御外敌,届时,孰强孰弱,犹未可知!”
“正是!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此一时,彼一时也!”
朝堂之上,两派争执不休,唾沫横飞。
龙椅之上,李景面沉如水,深邃的目光扫过下方每一位臣子的脸,却并未立刻表态。
他心中明镜似的。
与后津结盟?无异于饮鸩止渴。
耶律图绝非善类,他此刻抛出橄榄枝,无非是看到了刘莽“天火”的巨大威胁,想让大舜朝当这个冤大头,去和刘莽拼个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这“坐山观虎斗”的算盘,打得真是震天响。
但若一口回绝,又会彻底将后津推向刘莽一边,让他们暂时放下芥蒂,联手对付大舜。
届时,大舜将面临两线作战的绝境。
这显然也不是李景想要看到的。
“咳咳……”
御座之上的李景突然发出一阵轻咳,殿内的喧嚣瞬间静止,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这位年轻的帝王身上。
“此事体大,关乎国运,非朝夕可定。”李景的声音平静而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着鸿胪寺好生安顿后津使团,此事……容朕三思。”
“陛下圣明!”群臣躬身。
退朝之后,李景没有返回寝宫,而是直接去了军机处。
徐元、张铉、常青山等人早已在此等候。
偌大的沙盘上,北方边境的地形纤毫毕现,山海关、幽州、辽东……犬牙交错,形势复杂。
“陛下,耶律图此举,乃阳谋。”徐元一针见血,“他吃准了我们视刘莽为心腹大患,故以此为饵,诱我朝与其联手。无论我们答应与否,他都稳赚不赔。”
李景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沙盘上代表着已归降的高祥所部的那枚小旗上,心中一个大胆的计划已然成型。
“宣高祥,秘密觐见。”
……
是夜,月黑风高。
军机处内灯火通明,气氛却比深夜的寒风还要凝重。
高祥脸上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的模样,但当他看到李景亲自为他倒上一杯热茶时,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还是泛起了一丝浓浓的感动。
“高将军,朕想听听你的看法。”李景开门见山,“对于后津的联盟之请,你怎么看?”
高祥捧着茶杯,沉默了片刻,才用他那略带沙哑的声音缓缓说道:“陛下,臣在后津军中虽为汉将,备受排挤,但对后津高层的心思,也略知一二。”
“耶律图此人,心机深沉,远胜其兄耶律洪。他既贪婪,又多疑。刘莽的‘天火’,让他看到了吞并中原的希望,也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恐惧?”常青山有些不解,“后津铁骑纵横草原,何曾怕过?”
“怕的不是刀兵,而是不可控。”高祥解释道,“刘莽此人,毫无信义可言,今日能与后津结盟,明日就能为了利益反戈一击。耶律图深知,一旦让刘莽借后津之力击败大舜,下一个被‘天火’对准的,就是他后津的王庭。他不想养虎为患,更怕驱虎吞狼之后,自己反被猛虎所噬。”
高祥的话,与李景和徐元的判断不谋而合。
“所以,他的真实目的,便是让朕的大舜军与刘莽的叛军血战,他坐山观虎斗,待我们两败俱伤,再挥师南下,收拾残局。”李景的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陛下圣明。”高祥低头道。
“既然如此……”李景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目光灼灼地看着高祥,“朕欲将计就计,只是此计甚险,需一位智勇双全、忠心耿耿的大将,孤身入虎穴,行九死一生之事。”
话音刚落,高祥没有丝毫犹豫,“扑通”一声单膝跪地,声如洪钟:“陛下但有差遣,臣万死不辞!”
他知道,皇帝看中了他。这份知遇之恩,唯有以命相报!
“好!”李景起身,亲自扶起高祥,“朕要你……重返后津!”
“什么?!”
此言一出,连一向沉稳的张铉都忍不住惊呼出声。
让刚刚归降的将领再回去?这……这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吗?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万万不可!此举太过凶险!”常青山也急忙劝道。
唯有徐元眼中精光一闪,抚掌赞叹:“妙啊!陛下此计,真乃神来之笔!正所谓‘无间之道,方为王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