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禅位,乃是效仿上古尧舜之举,是为天下计,非为一己之私,此为‘圣’。”
“摄政王殿下坚辞不受,是为恪守孝道人伦,全君臣之义,此为‘贤’。”
“圣贤相让,本是佳话,然,时移世易,当今之势,内有国贼未除,外有强敌虎视,国祚飘摇,已如累卵,社稷之安危,远重于个人之名节。”
徐元的目光,转向李景,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王爷,您忘了天幕之言了吗?”
他一句话,便点醒了所有人!
“天命在舜,中兴之主,姓李名景!这,是天意,是历史的必然!”
“您忘了泉州城头、幽州大营、玄武门下,那众多士兵的誓死追随了吗?这,是军心!”
“王爷若执意推辞,置天意于不顾,置军心于不闻,置天下万民于水火而不救,岂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忠’与‘不孝’?”
一番话,引经据典,却又偏偏说得在情在理,令人无法反驳!
“徐元所言极是!”张铉也轰然出列,双膝跪地,声如洪钟,“末将张铉,请摄政王顺天应人,登临大宝,以安天下!”
“末将常青山,请王爷登基!”
“臣等,请王爷登基!”
一时间,以徐元、张铉、常青山为首的“晋王一脉”新贵,连同那些在叛乱中看清形势、选择站队的官员,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新的、无可阻挡的洪流,彻底压过了那些保守派老臣的微弱之音!
李景看着眼前这一幕,缓缓站起身,目光却望向了殿外,声音中带着一丝悲悯:“纵有天命,纵有军心,然天下万民何辜?要让他们,为我李景一人之登基,而承受朝局动荡之风险?本王,于心不忍。”
“这帝位,本王宁可不要!”
这一举动,彻底点燃了最后的导火索!
就在此时!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声发自肺腑的、充满了无尽拥戴与期盼的呐喊,如同平地惊雷,自宫城之外,轰然响起!
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
最终,化作了排山倒海、声震云霄的山呼海啸!
“恭请晋王殿下登基,拯救万民!”
“我等,认晋王殿下为帝!”
那声音,起初只是在宫门之外,但很快,便如同燎原的野火,传遍了整个西京城!
朱雀大街、玄武长街……无数的百姓、商贾、士子,自发地走出家门,跪倒在地,朝着皇宫的方向,发出了他们最真诚的请愿!
民心!
这,才是真正的,无可阻挡的滔滔大势!
不知何时,朝堂之上的消息,早已就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全城!
御和殿内,百官皆是面色煞白,被殿外那股磅礴的民意,震慑得心胆俱裂,他们终于明白,时代,真的变了。
大势,已不可逆!
李景缓缓地转过身。
他看着龙椅前,那双充满了殷切期盼的、皇上的眼睛。
他看着御阶之下,那些跪伏在地,眼神狂热的、心腹臣子的脸庞。
他听着殿门之外,那如同惊涛骇浪般,一声高过一声的、万民呼唤。
他知道,自己,再无退路。
从他穿越到这个世界,从他踏入皇城的那一刻起,这条路,便早已是命中注定。
他缓缓地,缓缓地走上御阶。
最终,在那张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之前,他对着老泪纵横的皇上,对着满朝文武,对着殿外那亿万子民,郑重地,一揖到底。
“孙臣,李景……”
“——领旨。”
……
隆德十七年九月廿九。
舜仁宗李晟于御和殿禅位,退居兴庆宫,是为太上皇。
同日,摄政王李景,于太庙祭天告祖之后,于文武百官、万民的朝拜声中,正式登基为帝!
改年号为“曜宇”。
曜者,光也,日、月、星之光,照耀四方。
宇者,天下也,四方上下,国土疆域。
喜欢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