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宇元年,九月廿九。
御和殿内,那一场围绕着皇权更迭的滔天巨浪,终因新皇的登基而尘埃落定。
文武百官,无论是之前激烈反对的保守派老臣,还是刚刚拥立成功的“从龙新贵”,此刻皆是垂首躬立,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用眼角的余光,瞟向那高坐于九龙御座之上的年轻帝王。
他身着十二章纹的玄色衮龙袍,头戴十二旒的平天冠,冠冕的玉珠垂下,遮住了他大半的面容,让人看不清他此刻的神情。
但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股如山岳般沉凝、如深渊般浩瀚的无上威严,便已然笼罩了整座大殿,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这,便是帝王之威。
金丹境界的修为,与九五至尊的龙气,在此刻完美地融为一体!
所有人都以为,新皇登基,接下来必是持续数日的奢华大典,而后便是论功行赏,分封群臣,稳固自己的势力。
然而,李景接下来的举动,却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没有宣布退朝,也没有提及庆典,只是缓缓抬起了手,虚扶一下。
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众卿平身。”
“朕今日登临大宝,非为一己之私,乃为承太子之遗志,继先帝之基业,救万民于水火。”
“大典仪轨,一切从简,国丧期间,不行奢靡之事。”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冠冕的珠帘,平静地扫过下方每一位臣子的脸庞。
“然,国事如沸,刻不容缓,朕于此,宣布三事!”
来了!
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知道,新皇登基的第一把火,将决定这个伤痕累累的帝国,未来的走向!
“其一!”李景的声音陡然拔高,掷地有声。
“自今日起,于内阁之外,增设‘军机处’!”
“军机处者,总揽军国之要务,参赞机密,辅佐朕躬!凡边关战报、军马钱粮、将帅任免、乃至对敌之策,皆由军机处先行议定,而后直呈于朕,无需再经内阁、六部之繁文缛节!”
架空内阁!另起炉灶!
这是赤裸裸的夺权!是将整个帝国最核心的军事与决策大权,从盘根错节的旧有官僚体系中,硬生生剥离出来,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陛下,万万不可!”
以内阁首辅张敬居为首,数名头发花白的老臣,几乎是本能地再次出列,重重地跪倒在地。
张敬居脸色煞白,声音都因激动而颤抖:“陛下!我朝祖制,内阁为百官之首,总理政务,六部各司其职,此乃国之基石,行之百年,未曾有变!骤然设立军机处,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岂非是乱了朝纲,动摇国本啊!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又有十几名官员跪了下去,他们或是旧有利益集团的代表,或是一心维护传统的腐儒。
李景看着下方跪倒一片的臣子,脸上不见喜怒,只是淡淡地问道:“张首辅,朕且问你,辽东失守,后津入关,军报自边关传至京城,需几日?”
张敬居一愣,下意识地答道:“快马加鞭,经驿站层层上报,约……约需七日。”
“军报至京,先入兵部,兵部议定,再呈内阁,内阁票拟,最后方至朕之御前,又需几日?”
“这……若无大事,约需两日。”张敬居的额头,已经开始渗出冷汗。
“而后,朕下旨意,内阁草诏,六科审阅,再发回兵部,传至边关,又需几日?”
“总……总计,一来一回,若一切顺遂,最快……也需半月有余。”
“半月?”李景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半月,刘莽的铁骑,早已饮马黄河!半月,后津的弯刀,已屠尽我辽东数座城池!”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一声震天巨响,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国之将倾,大厦将颓!尔等却还在此,与朕纠结于所谓的‘祖宗之法’?!”
“是祖宗的法度重要,还是朕这万里江山、亿万子民的性命重要?!”
一番话,声色俱厉,字字诛心!
张敬居等人被这股滔天的帝王之怒,震慑得浑身一软,瘫倒在地,面如死灰,再也说不出半个字来。
李景不再理会他们,声音恢复了平静,却更显威严。
“朕意已决!即日起,徐元任军机处领班大臣,享一品俸禄,总领天下谋略!”
“沈归虽远在江南,遥领军机处大臣,总领天下财赋!”
“张铉和常青山,同入军机处,参赞军务!”
他一口气,便将自己最核心的班底,尽数安插进了这个新生的、拥有无上权力的帝国中枢!
旧的时代,结束了。
新的时代,由他李景,亲手开启!
“其二!”李景不等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便抛出了第二道旨意。
“朕以为,天下之大,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朝堂之广,非世家之朝堂,乃万民之朝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