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王承业!好个姻亲之谊!”孙策怒极反笑,指着那家书对侍立一旁的周瑜、鲁肃吼道,“打得我江东儿郎尸横遍野之时,他可曾念过半分姻亲之谊?如今遣返三千残兵,开几处边市,再让阿仁写封家书,就想把博望的血债一笔勾销?当我孙伯符是那三岁稚童吗?!”
周瑜剑眉微蹙,上前一步,声音清越却带着安抚:“主公息怒。王康此乃权谋之计,欲分化四国,孤立袁曹,专力消化南阳战果。其心昭然。然……”他话锋一转,“其策却戳中我江东眼下要害。博望一战,我水陆精锐折损近十万,尤以水师楼船、斗舰损失惨重!军心浮动,民气受挫。此时三千老兵归国,虽杯水车薪,却如雪中送炭,足可安将士之心,显主公仁德!重开边市,更是我补充军资、购募北地战马之良机!”
鲁肃亦拱手道:“公瑾所言极是。世子妃书信,情真意切,晋公府待其不薄亦是实情。此信若公示于众,足显主公胞妹在晋地位稳固,亦可稍安吴国太夫人之心,堵悠悠众口之议。王康此乃‘打一巴掌,给三颗甜枣’,虽为算计,然此‘枣’,我江东眼下却不得不吃!当暂忍一时之气,假意应承,重开边市,接回士卒。一面令子明(吕蒙)等督造新舰,操练新卒;一面更需谨防刘备!此人得诸葛亮辅佐,败而不乱,其志不小!若其趁我无力北顾之际西取巴蜀,则后患无穷!”
孙策胸膛剧烈起伏,如困兽般在堂内踱步。他生性刚烈,睚眦必报,博望之败的耻辱如同毒火灼烧肺腑。然周瑜、鲁肃所言,字字句句皆是老成谋国的冰冷现实。妹妹孙仁信中的温言软语,更让他心中那根名为亲情的弦被狠狠拨动。良久,他猛地停步,抓起案上孙仁的家书,盯着那熟悉的字迹,眼中怒火与无奈交织,最终化为一声压抑的低吼:
“罢了!回复王康!边市可开,战俘…我收!然此仇,我孙伯铭记下了!待我楼船再成,水师复锐,必与他…再决雌雄!”他终究咽不下这口气,却也知此时必须低头。王康的“善意”,裹着蜜糖的毒药,他必须咽下,只为换取江东宝贵的喘息之机。
---
长安的视线,并未在南方的外交博弈上停留过久。王康深知,无论孙刘如何应对,真正的根基,始终在脚下深耕的土地与那四十万沉默的苦役脊梁之上。
建安十六年八月,随着最后一批博望缴获军械改制完毕,军器监的喧嚣渐歇,而整个大晋版图上的工程浩劫,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朔方、五原、云中、定襄、西河、敦煌六处苦役大营,如同六头不知疲倦的巨兽,驱使着总数超过四十二万的苦役刑徒,在边塞大地上同时开动!
朔方郡,临戎新城以西五十里,新辟的“兴武渠”工地。
烈日炙烤着无垠的黄色原野,空气中尘土弥漫。一条望不到头的、深达两丈的沟壑正在大地上艰难地延伸。数万苦役如同密密麻麻的蝼蚁,在监工皮鞭的呼啸与呵斥声中,用最原始的工具——骨耜、木铲、柳条筐,奋力挖掘、搬运着沉重的沙土。号子声低沉而压抑,在空旷的天地间回荡。汗水和着泥土,在他们黝黑精瘦的脊背上流淌,留下道道白色的盐渍。每隔一段距离,便有巨大的木制夯架,由数十名苦役喊着号子奋力拉起、砸下,夯实着渠底基础。牧曹调拨的上千头驽马、驮马拖着石碾,来回碾压着初步成型的渠堤。朔方苦役校尉彭脱顶着风沙,站在一处高坡上,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这宏大而残酷的场面,嘶哑着喉咙对身边书记官吼:“督工队盯紧!今日渠段再推进三里!完不成,今夜口粮减半!”
同样的场景,在五原郡阴山长城加固段、在云中郡贯通草原的“安北驰道”、在敦煌郡阳关至玉门关的烽燧连线上、在西河郡贯通吕梁山脊的险峻栈道工地上,同时上演!四十多万条生命,在皮鞭与死亡的驱赶下,以惊人的速度改造着北疆与河西的地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条条驰道贯通南北,一处处烽燧扼守要冲,一顷顷新田在边塞苦寒之地被艰难地开垦出来。每日消耗的粟米以万石计,倒毙在工地上的苦役尸骸被草草掩埋在工程沿线,成为这些宏大工程最沉默的基石。
然而,最大的焦点,仍在南阳。
八月壬戌(公元211年9月7日),王康的诏令飞抵朔方苦役大营:着朔方苦役校尉彭脱,即刻精选十万精壮苦役,配足锹镐筐篓等器具,由监工军押送,南下南阳!归工曹马钧统一节制,投入南阳盆地战后重建!
此令一出,朔方震动。彭脱不敢怠慢,七日之内,从手下二十五万苦役中,挑出最能吃苦耐劳、相对温顺听话的十万丁壮。八月己巳,这支由数千监工军押送、绵延数十里的庞大苦役队伍,如同一条灰黄色的巨龙,带着朔方的风尘与沉重的锹镐,踏上了南下的漫漫长路。
九月初,南阳郡治宛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