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十五郡屯田军二十三万二千众,所垦官屯之地,收成依‘官三屯七’之制分割。官府分得官粮二百一十万石!此数较去岁激增七十万石!实赖武都新附屯田军七千众初显成效,及河东、关中徙民屯田区大熟!”
“其三,十五郡苦役营(二十三万五千丁壮)劳作所垦边角荒地及官田补种,收成尽归官仓,得粟一百万石!”
周平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亢奋:“总计入库新粟六百五十万石!加之去岁存粮二百七十万石(去岁终报官仓储粮九百二十万石,经本年夏秋支用耗存此数),今岁秋后,我并州司隶十五郡官仓储粮,实存——九百二十万石!”这个数字,竟与去年秋收后持平!然而疆域已拓展,人口已激增,军队已膨胀,这意味着整个体系的造血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好!好!好!”王康连道三声好字,素来沉静的脸上也绽开真切的笑意。这沉甸甸的九百万石粮食,是比十万铁甲更坚实的根基!他霍然起身,走到堂前,目光仿佛穿透了将军府的屋宇,看到了那广袤田野上堆积如山的谷垛,看到了穿梭于驰道、渭水之上络绎不绝的运粮车队。
“传令各郡!”王康的声音斩钉截铁,回荡在节堂,“今岁秋赋,十五郡编户齐民,无论汉胡,普免田赋一年!以示本将军与民休养,共享丰年之意!”此言一出,堂下众人皆动容。免赋一年,这是何等的大手笔与仁政!必将使民心归附如铁。
“仓曹、工曹、牧曹!”王康的目光扫过周平及闻讯赶来的马钧、张牧等人,“官仓爆满,旧库不敷使用。着即勘址,于太原晋阳、河东安邑、长安龙首原新城内,增建大型永固粮仓三十座!所需木石砖瓦,工曹优先调拨!牧曹所辖官牧牛羊,今冬可酌情增宰,腌制肉干,充实边储!务必使这九百二十万石粮食,粒粒归仓,妥为保管,足支大军三年征战、万民两年饥馑!”
一道道命令飞速下达,整个将军府如同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周平捧着那象征丰收的册簿,激动得双手微颤。马钧已在脑中飞速勾勒新粮仓的营造图样。张牧则盘算着冬日草场轮牧与宰杀腌制的配额。
王康步出节堂,负手立于高阶之上。秋阳正好,将长安城内外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远处龙首原上,长安新城扩建的工地号子声、夯土声清晰可闻,巨大的轮廓在晴空下伸展。近处府衙之间,属吏们捧着新到的秋粮账册匆匆穿行,人人脸上都带着与周平相似的、发自内心的振奋。
典韦如铁塔般侍立一旁,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亲卫。这些年轻的锐士,甲胄在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腰间的横刀柄被摩挲得发亮。他们或许不懂九百二十万石粮食背后那庞大复杂的计算,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弥漫在将军府、乃至整个长安城上空那股昂扬而踏实的气息——那是仓廪实带来的底气,是根基深固散发的力量。
王康的目光投向北方,仿佛越过千山万水,看到了易京城下袁绍大军面对三十万石粮车时可能的铁青脸色;投向西方,看到了陇西高原上高顺、吕布军前新到的强弩铁甲,以及韩遂、烧戈惊疑不定的眼神。深青色的旌旗在他身后猎猎作响。秋粮入库的号角,与远方战场的金戈之声,在这兴平二年的金秋,共同奏响了一曲奠定王业根基的最强音。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