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九月廿三(公元194年),长安城西郊社稷坛。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广阔的祭坛周围,新收割的粟麦捆扎成垛,如同金色的山峦,在秋阳下散发着浓郁的谷香。黑红二色的社稷坛肃穆矗立,旌旗招展,甲士环列。骠骑将军王康,身着玄端礼服,头戴远游冠,在礼曹掾孙乾(字公佑)的导引下,手捧一束颗粒饱满、穗长盈尺的粟禾,缓步登坛。
坛下,五军都督府诸将、八曹四监四院主官、长安耆老代表、并州司隶十四郡的农官代表,皆肃穆而立。更远处,是自发前来观礼的数万长安百姓,人人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期盼。
王康将粟禾高举过顶,面南而立,朗声祷祝,其声在旷野间回荡:
“皇天后土,列祖列宗在上!今岁风调雨顺,稼穑丰登!赖神只护佑,将士用命,吏民戮力,方得此累累硕果!康,谨代并州司隶十四郡军民,献此嘉禾,告慰神只!伏祈来岁,国泰民安,兵甲永息,仓廪永实!”
祷毕,将粟禾恭敬置于祭台之上。钟磬齐鸣,雅乐奏响。肃穆的仪式之后,是更为热烈欢腾的庆典。坛下欢声雷动,“万胜”之声响彻云霄。王康步下祭坛,在诸文武簇拥下,行至那一片片象征富足的谷垛之间。他俯身抓起一把金黄的粟粒,感受着沉甸甸的饱满,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
亲卫长典韦紧随其后,高大的身躯在谷垛间穿行,玄甲铁叶上不经意间沾上了几缕金黄的谷芒。他趁王康检视谷粒的间隙,微微侧首,低沉的声音清晰传入王康耳中:
“主公,幽州细作密报。公孙瓒自易京之围解除后,借我军重骑余威,又得喘息之机,大肆征召幽燕健儿及流民,兵力有所恢复。七月末,其亲率精锐步骑四万,北出卢龙塞,突袭塞外屡次寇边的辽西乌桓丘力居部。激战于白狼山下,斩乌桓小王塌顿,俘获其部男女两万余众!公孙瓒择其精壮万余人充入军中,余者分置边郡屯垦。其势复振,已遣使密报,言不日将再伐袁绍,雪界桥之恨。袁绍闻讯,已自邺城退守渤海郡老巢,深沟高垒,暂避锋芒。”
王康微微颔首,不动声色地将手中粟粒洒回谷堆。公孙瓒不愧是边地枭雄,恢复能力惊人,一场反击便俘获两万众,实力更胜往昔。袁绍退守渤海,河北双雄的对峙格局再次形成且更趋激烈。他心中迅速盘算:公孙瓒势强,则更能牵制袁绍,于我并州大利!然其性情刚愎,此番再胜,恐更骄横,与袁绍的厮杀只会愈发惨烈。并州军,是时候彻底抽身了。
“传令张辽、赵云,”王康低声对典韦道,“留于易京助守之虎骑营(周仓)、铁骑营(张绣)一万重骑,即刻拔营,全数撤回太原休整!幽州之事,任公孙伯圭与袁本初自行了断,我军不再介入!”典韦肃然记下。
此时,仓曹掾周平(字公衡)手捧厚达尺余、墨迹簇新的仓廪总册,趋步上前,声音因激动而略带颤抖:
“禀主公!兴平元年秋收大计,业已核验完毕!并州司隶十四郡,总计纳新粟入官仓——六百八十万石!”这个数字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文武群臣和周围农官代表中激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
周平展开册簿,洪亮的声音响彻谷场:
“并州九郡(朔方、五原、云中、定襄、西河、上郡、太原、上党、雁门):官屯、民田皆获丰稔,尤以太原、上党、西河新垦之地效增显着!入仓粟麦三百九十万石!河东、河内两郡:引汾、黄之水溉田,亩产大增,入仓一百一十万石!关中三辅(京兆、冯翊、扶风):去岁徙入南阳富户、工匠、丁壮七十六万口,授田垦荒,今岁初见成效,加之天公作美,入仓粟麦一百八十万石!总计六百八十万石!此数尚不含民户自留口粮及各地义仓储粮!”
他稍顿,难掩振奋:“较之去岁秋收官仓四百八十六万石,今岁激增近二百万石!南阳徙民实边之策,功莫大焉!府库充盈,军民衣食无忧,足支三年有余!此乃王业之基,盛世之兆!”
六百八十万石!这个天文数字,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带来的却是无比的踏实与豪情。去岁徙民时的艰辛与争议,此刻尽数化作了金灿灿的收获!王康环视四周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望着那连绵无际的金色谷垛,胸中豪气顿生。仓廪实,则百业兴,根基固,则霸业成!并州司隶十四郡,四百余万军民,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草创时期,拥有了傲视群雄的雄厚资本!
“此皆赖将士用命,吏民勤勉,天佑并州!”王康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传令各郡:除足额征收之官粮外,今岁民户田赋,普减一成!以示体恤,共庆丰年!”
“主公英明!”欢呼声再次如潮水般涌起,久久不息。
秋阳暖煦,照耀着社稷坛下如山的谷垛,照耀着文武群臣振奋的脸庞,也照耀着长安城外那片正在日夜不停扩建、日益恢宏的新城轮廓。深青色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力量与秩序的新篇章。府库充盈,甲兵已足,并州这艘巨舰,在乱世的惊涛骇浪中,已然铸就了最坚实的龙骨。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