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七月初二,并州朔方郡境。
塞外的风裹挟着砂砾与刺骨的寒意,抽打在深青色的军旗上,发出沉闷的噼啪声。奋武军浩荡的队列,如同一条疲惫而坚韧的钢铁长龙,碾过荒芜的原野。举目四望,唯见枯黄的衰草在朔风中伏倒,裸露的沙丘连绵起伏,间或点缀着废弃烽燧的残骸与不知年月的白骨。河流干涸的河床如同大地的伤疤,偶尔掠过的孤雁哀鸣,更添几分苍凉死寂。这便是传说中的“塞上江南”?这便是朝廷敕封、寄予厚望的朔方八郡?一股沉重的压抑感,弥漫在数万将士心头。
“传令,就地扎营!”王康勒住黑风,声音穿透呼啸的风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前方隐约可见一片巨大的、被风沙半掩的废墟轮廓,那便是此行的目标——朔方郡治,临戎城。
“王栓!”
“属下在!”斥候队率驱马上前,皮甲上沾满黄沙。
“着你即刻率斥候队前出,探查临戎城虚实及周边五十里内胡汉部落、水源、路径!务必详尽!”
“诺!”王栓抱拳,率百骑如离弦之箭,消失在漫天的风沙之中。
大军依托一处背风的土丘,迅速展开营盘。深褐色的皮札甲与暗灰色的铁札甲汇成移动的堡垒,熟练地构筑着简易的壕堑与栅栏。匠作营的炉火在避风处点燃,叮当的修补声很快被风声吞没。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那片沉默的废墟。
两个时辰后,王栓风尘仆仆地返回,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与悲凉。
“禀将军!临戎城…已成鬼域!”他的声音嘶哑干涩,“城墙坍塌近半,夯土被风沙侵蚀剥落,豁口处处!城内…城内房屋十不存一,残垣断壁间黄沙堆积,深可及腰!街道尽数被掩埋,唯余几段残破的墙基露出沙面,如同巨兽的肋骨…属下等遍搜全城,仅在西南角一处半塌的地窖中,寻得十余老弱…皆面黄肌瘦,形同枯槁,言是多年前避兵祸藏匿于此,靠挖鼠洞草根,苟延残喘至今…整座城,死气沉沉,几无活物!”
帐内一片死寂。典韦紧握双戟,指节发白;赵云星目含悲;徐晃、高顺等将面色凝重;程昱、陈宫眉头深锁。这便是他们即将开府建衙、经略八郡的根基?这便是大汉帝国曾经的北部雄藩?
王康沉默片刻,霍然起身:“典韦、子龙、公台,随本将入城一观!其余诸将,稳固营盘!”
---
马蹄踏过松软的沙地,发出沉闷的声响。当王康一行真正踏入临戎城的废墟时,那满目疮痍的景象,远比王栓的描述更具冲击力。
残阳如血,将断壁残垣染上一层凄艳的金红。曾经巍峨的城墙,如今如同被巨兽啃噬过的朽骨,巨大的缺口处黄沙倒灌入城。城内,昔日的街巷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和顽强钻出沙面的荆棘。风化的梁木、破碎的陶片、锈蚀的箭簇半埋沙中,无声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毁灭。偶尔可见几堵相对完整的土墙孤零零矗立,墙上布满蜂窝般的箭孔和烟熏火燎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朽木的气息,死寂得令人窒息。
在那西南角的地窖口,十余名瘦骨嶙峋、眼神浑浊呆滞的老人和孩子蜷缩在一起,裹着破败不堪的兽皮,惊恐地望着这群突然闯入的甲士。他们便是这座死城最后的“居民”。
王康驻马于一片相对开阔的沙丘之上,环视着这片被遗忘的土地。猩红披风在朔风中狂舞,如同燃烧的火焰。典韦闷哼一声,狠狠啐了口唾沫。赵云默默按紧了枪杆。陈宫长叹一声:“将军,这…便是朔方…”
“看到了。”王康的声音异常平静,平静之下却蕴含着火山般的炽热与决心,“这便是我王康的朔方!这便是我奋武军立足的根基!”他猛地一挥手,指向脚下这片广袤的废墟与无垠的荒原,“传令!”
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戈铁马的铿锵:
“全军!移营城外!于此废墟之侧,依地势扎下永久营盘!”
“吕岱!”
“末将在!”辅军校尉肃然出列。
“着你统率辅兵营一万五千众!即刻开始,重建城池!非是修补,而是重筑!要建得更大!更好!更坚固!城墙基址向外扩展一倍!墙高须三丈,底宽五丈,顶宽两丈!以条石为基,夯土筑墙,外覆青砖!城门设瓮城,城角建马面!本将要的,是一座能容纳二十万军民,足以抵御十万胡骑围攻的雄城!此城,便是我奋武军安身立命,经略河套的根本!工期不限,但求坚固!所需石料、木材、黏土,就地取材,或遣人远取!遇山开山,遇水架桥!”
“诺!末将领命!吕岱眼中燃起熊熊斗志,抱拳应诺,声如金石。
“张砺!”
“属下在!”匠作营营正须发皆张。
“着你匠作营两千五百工匠,暂停仿甲,全力督造‘三合土’(石灰、黏土、砂砾混合)!此乃筑城粘结之筋骨!需日夜赶工,确保供应!更需设计督造城防所需之城门、吊桥、绞盘、望楼、投石机基座!此城之坚,系于尔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