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五月廿六,司隶河东郡,汾水北岸奋武军大营。
三日整肃,营盘气象一新。晨光熹微,中军帅帐内,肃立着各营主将及辎辅主官。程昱手持简册,声音沉稳清晰,向端坐帅案之后的王康逐一禀报整编结果:
“各营战兵序列,经补充,皆已满编:”
陷阵营(高顺):五千整。
中垒营(于禁):五千整。
虎贲营(王固):五千整。
靖武营(徐晃):新立,经补充,满编五千。锋芒初露。
合计战兵:两万整。
虎卫营(典韦、赵云):两百铁骑。人马具甲,不动如山。
骁骑营:
王续部(左):一千精骑。
王宪部(右):一千精骑。
张合部(中):一千精骑。
赵云部(后):新立,满编一千精骑。(赵云任后部军司马)
合计:四千精骑。人马轻捷,蹄声如雷。
斥候队(王栓):一百精骑(一人三马),耳目如电。
“辅助序列:”
匠作营(张砺):原有二千四百一十人,接收部分有技艺降卒及补充,现二千五百人整。炉火日夜不息,全力修复甲胄、赶制器械,尤以仿制铁札甲为要。
辎重营(王祢):原有二千六百五十人,补充部分擅长畜牧、运输之降卒,现二千八百人整。管理着庞大的牲畜群(战马五千五百匹、驮马驽马五千二百一十五匹、牛二千六百四十头、羊八千一百只、猪一千四百五十头)及粮秣钱粮(主粮约十一万五千二百石,肉干一万二千八百斤,资金估值五千七百九十万钱)。
辅兵营(吕岱):原有之精壮一万二千人,于汾水战后:
补充靖武营兵额:三千七百人。
补充骁骑后营(赵云部)兵额:一千人。
补充各战兵营零星缺额及伤损替补:约一千三百人。
至此,原有辅兵精锐抽调殆尽,仅余六千辅卒。
然,汾水俘获四万三千降卒中,经严加甄别,择其十五至二十岁身家清白、体格健壮者九千人,补入辅兵营。
现辅兵营规模:一万五千人整(含原有后勤六千,新补精壮九千)。仍由吕岱统率,七军司马(孙岩、周牧、赵铁、吴山、郑川、钱木、彭脱)分领操练。
“汾水俘获处置:”
罪大恶极之大小头目及悍匪:计一千二百人,已明正典刑。
十五至二十岁身家清白健壮者:九千人,已补入辅兵营(见上)。
余下老弱妇孺及无甚特长者:约三万一千人。已由辎重营按令,每人发放三日口粮(粟米三升),部分遣散归乡,部分就地安置于河东郡指定区域屯垦,助其重建。
王康听罢,微微颔首。两万战兵,四千精骑,两千五百工匠,两千八百辎重,一万五千辅兵,辅以庞大的牲畜钱粮,这便是他北渡阴山、经略河套的根基!
“诸营整肃完毕,士气可用!传令全军,即刻拔营,兵发西河!”王康按剑而起,声如金铁。
--
大军浩荡,旌旗蔽日,沿着汾水河谷,过蒲坂津,进入并州西河郡地界。地势渐高,山峦起伏,秦直道遗迹在荒草中若隐若现。空气中弥漫着边塞特有的粗粝与苍茫气息。
六月初三,大军行至西河郡离石县境,距离南匈奴单于王庭美稷已不足百里。斥候飞马来报:“禀将军!前方十里,有匈奴使团拦路!为首者自称奉羌渠单于之命,特来拜会护匈奴中郎将!”
王康勒住黑风,目光微凝:“哦?匈奴单于的使者?列阵相迎!”
片刻后,一支约百余人的匈奴骑队出现在官道前方。为首一人,身着胡汉混合的锦袍,头戴貂帽,面容精悍,操着流利的汉语,下马抚胸行礼:“匈奴单于座下当户(官名)挛鞮呼衍,奉大单于之命,恭迎天朝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王大人!大单于闻将军北巡,特备薄礼,以表敬意!”
他一挥手,身后匈奴骑士驱赶着庞大的牲畜群上前:
神骏的草原战马:三百匹!
肥壮的绵羊:一千只!
健硕的耕牛:三百头!
牲畜的嘶鸣与膻味随风传来,规模不小,诚意十足。
王康端坐马上,不动声色:“羌渠单于有心了。本将初领护匈奴中郎将之职,正欲与单于共商安靖边塞之事。贵使远来辛苦。”
挛鞮呼衍恭敬道:“大单于言,将军扫荡中原妖氛,威名赫赫。今持节北来,总督朔方,实乃北疆之幸!我匈奴部众,愿与将军和睦共处,永为汉家藩篱!”
双方寒暄几句,挛鞮呼衍便率队告辞,留下庞大的牲畜群。
看着匈奴使团远去的烟尘,程昱策马靠近王康,低声道:“将军,羌渠此人,于匈奴历代单于中,算是对汉室最为恭顺者。灵帝年间,朝廷屡次征调匈奴骑兵助战平叛,羌渠皆奉命唯谨。然,此亦为其取祸之道!”
王康目光一闪:“先生之意是?”
“正是!”陈宫接口,语速略快,“朝廷频繁征调,匈奴部众死伤颇多,怨气日积。更兼匈奴内部,本非铁板一块。羌渠单于的王庭权威,早已江河日下。其直辖之地,不过美稷王庭附近数百里。昔日臣服之卢水胡王、渐将王等大部,或依附鲜卑,或勾结羌氐,早已离心离德,不复听令。近年来,更有休屠各胡(南匈奴别部)崛起于河西,屡屡挑衅王庭,声势浩大。羌渠此番厚礼,名为结善缘,实则是向将军示好,欲借我汉军之势,震慑内部不臣,稳固其摇摇欲坠的单于之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