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东汉光和七年,十一月初六,辰时初刻,冀州巨鹿郡城,左中郎将皇甫嵩行辕。
深秋的寒意已渗入骨髓,巨鹿郡城内外却是一片肃杀繁忙。汉军各色旌旗密布城头营垒,刁斗森严,甲士巡梭。左中郎将皇甫嵩的行辕设于原郡守府,戒备更是森严。王康率高顺、于禁、王固、程昱、陈宫、典韦、王续及新收的向导队率张合,在亲卫引领下,穿过层层岗哨,踏入这座弥漫着硝烟与决策气息的中军大帐。
帐内空间开阔,炭盆驱散着寒意。巨大的沙盘舆图占据中央,清晰标示着广宗、下曲阳的地形地貌及黄巾兵力部署。帅案之后,皇甫嵩一身玄甲未卸,白发苍髯,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帐内济济一堂的将校谋士。其威仪厚重,不怒自威。
王康目光迅速扫过帐内诸人:
*曹操(曹孟德)立于皇甫嵩左下首,依旧是那身玄甲猩披,狭长的双目精光内蕴,见王康进来,微微颔首致意,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
*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将领(宗员)立于曹操身侧,应是北军五校或三河骑士的统领之一。
*文士一侧,两位气质迥然的老者引人注目。一人清癯儒雅,三绺长须,目光深邃睿智,正是名满天下的“神君”荀爽(字慈明);另一人则体态微丰,面容方正,自带一股名士风流气度,竟是北海相、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字文举)!二人此刻皆着常服,显是作为幕僚参赞军机。
*最引人注目的,是立于帐角的三条汉子。当先一人,身长七尺五寸,双耳垂肩,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虽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皮甲,腰间悬着双股剑,但眉宇间那股沉稳仁厚之气与隐隐的龙章凤姿,令人难以忽视。他身后左侧一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按剑而立,不怒自威;右侧一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一双铜铃大眼正不耐烦地扫视着帐内,仿佛随时要拍案而起!正是刘备刘玄德,及其义弟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
王康心中了然。史载刘备曾率乡勇助卢植讨伐张角,后卢植被诬陷槛车征还,刘备所部便转投了皇甫嵩。此刻这未来的蜀汉君臣,竟如此鲜活地出现在眼前!他强压心中波澜,上前向皇甫嵩躬身行礼:“末将奋武中郎将王康,奉召前来!”
“承业来了,入列。”皇甫嵩声音沉稳,示意王康立于右侧首位(曹操在左首)。高顺等人则肃立王康身后。张合身份低微,自觉地侍立于帐门处,但其挺拔的身姿和锐利的眼神,仍引得荀爽、孔融多看了一眼。
---
###敌情通报针锋相对
“诸君,”皇甫嵩开门见山,手指沙盘上广宗、下曲阳的标记,“贼首张角病亡,妖言惑众之势稍减,然其弟张梁、张宝,拥立伪嗣张宁(或作张媚娘),盘踞广宗、下曲阳,收拢余孽,号称拥众十五万!据斥候及降俘所供,广宗城内,张梁所部约八万,多为张角生前亲训之‘黄巾力士’,悍不畏死,装备相对精良,乃贼军真正精锐!下曲阳张宝部约五万,多为裹挟流民及地方小寇,战力稍逊,然据城而守,亦不可小觑。”
他目光扫过众人,带着凝重:“贼凭坚城,粮草尚足,更兼妖言蛊惑,困兽犹斗。我军新集,虽士气可用,然强攻坚城,伤亡必巨!右中郎将朱儁公伟血战宛城之鉴在前,不可不察!”
曹操踏前一步,狭长的眼中锋芒毕露,声音清越:“将军!贼虽凭坚城,然其心已乱!张角身死,妖言根基已失,张梁、张宝仓促拥立伪嗣,岂能尽服人心?其部众虽号称十五万,然精锐(黄巾力士)不过广宗八万,余者乌合之众!我军挟破波才、平南阳之威,士气如虹,正宜挟雷霆之势,分兵急进!末将愿率本部精骑为先锋,直薄广宗城下,昼夜猛攻!再遣一军牵制下曲阳,使其首尾难顾!广宗若破,下曲阳必望风而降!若迁延日久,恐贼众喘息已定,妖言复炽,反为不美!”他主张速战,锐气逼人。
荀爽捻须摇头,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洞察世情的睿智:“孟德公锐气可嘉。然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广宗乃张角经营多年之巢穴,城高池深,贼众困兽犹斗。强攻坚城,乃下下之策,徒耗将士性命,折损锐气。朱公伟南阳之胜,亦赖王中郎将火攻奇谋,内外夹击,非纯恃强攻。今贼众猬集坚城,火攻无隙可寻,强攻实非良策。”他倾向于更稳妥的策略。
孔融亦接口,语气带着名士的从容:“慈明公所言甚是。贼众新丧‘大贤良师’,拥立伪嗣,其心必疑,其志未坚。我军新胜之师,宜养精蓄锐,外示以缓,内紧戒备。广布斥候,断其粮道,散其流言,乱其军心。待其内部生隙,或粮草不继,军心浮动,再寻隙而击,必可事半功倍!”他支持相持,待敌自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