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东汉光和七年,七月初五,豫州颍川郡,长社城外,汉军大营。
弥漫的硝烟与血腥尚未散尽,波才授首的余威仍震慑着豫州大地。左中郎将皇甫嵩的中军帅帐内,气氛却已转向肃杀与征伐。舆图之上,代表黄巾残余势力的标记,如同顽固的疮疤,散布在颍川以南的广袤区域。
“王中郎将,”皇甫嵩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手指重重敲在舆图上颍川以南、汝水之畔,“波才授首,然豫南妖氛未靖!龚都、刘辟残部流窜汝南、陈国,彭脱虽降,其旧部啸聚梁国、沛国山林,更有小股妖贼如蚁附膻,劫掠郡县,荼毒生灵!朝廷旨意,乃廓清豫州全境!今命尔率奋武军本部,即刻南下,剿平豫南所有黄巾余孽!限期两月,务求犁庭扫穴,根除后患!颍川残敌,自有本将与朱公伟(朱儁)料理!”
王康肃立帐中,抱拳领命,声音沉稳:“末将领命!必不负将军所托,两月之内,还豫南朗朗乾坤!”他心中了然,皇甫嵩此举,既有倚重奋武军锋锐之意,亦有将其调离颍川核心、避免其势力过度膨胀之虑。然剿匪安民,本就是他职责所在。
皇甫嵩颔首,目光扫过肃立的曹操,补充道:“曹骑都尉将率本部精骑,配合朱将军扫荡颍川西部残敌。豫南诸事,便全权托付王将军了。”
曹操抱拳,狭长的目光与王康短暂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
七月十五,豫州汝南郡,灈阳故地。
奋武军玄赤大纛再次飘扬于这片熟悉的土地。中军帐内,王康与程昱、陈宫、高顺、于禁、王固、吕岱等核心文武围聚舆图前。长社大胜后短暂的休整与补充(尤其是从缴获中挑选出数百匹堪用驽马补充辅兵营辎重),已使全军恢复锐气。
“龚都残部约万余众,裹挟流民,盘踞汝南西南山区(原刘辟旧巢),据险而守,已成惊弓之鸟。”程昱指点舆图,“刘辟旧部数千,流窜陈国,与当地小股贼寇合流,行踪飘忽。彭脱旧部散于梁国、沛国山林,虽无统一渠帅,然熟悉地利,劫掠乡里,为害甚烈。”
王康目光如电,迅速决断:“兵贵神速,分进合击!”
“高顺!”
“末将在!”
“着你陷阵营五千精锐,配属辅兵三千,辎重一部!自灈阳南下,直扑汝南西南山区!龚都残部,惊弓之鸟,当以雷霆之势破其巢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勿使其流窜他处!荡平龚都后,即刻东进陈国,扫荡刘辟残部!”
“诺!末将必破龚都余孽,荡平陈国!”高顺抱拳,声如金铁。
“于禁!”
“末将在!”
“着你中垒营五千锐士,配属辅兵两千,辎重一部!西进梁国!彭脱旧部散于山林,当分兵清剿,扼守要道,清剿坞堡,招抚流民,断绝其补给根源!务求根除,勿使死灰复燃!梁国肃清后,即刻南下沛国,扫荡余孽!”
“诺!末将必使梁沛之地,匪患尽绝!”于禁沉稳应命。
“王固!”
“末将在!”王固声若洪钟。
“着你虎贲营五千悍卒,为全军策应!配属辅兵两千,骁骑营一部(王宪领千骑)!随本将中军行动!先清剿汝南、陈国交界处流窜小寇,稳固后方,随即视高、于二部战况,随时驰援!另,广布哨探,严防贼寇窜入荆州或兖州!”
“诺!虎贲营愿为锋刃!”王固兴奋领命。
“吕岱!王祢!”
“末将(属下)在!”
“辅兵营余众,除分派各部外,留三千稳固吴房大营,屯田、修缮、转运物资!辎重营统筹粮秣军械,确保前线无虞!匠作营全力生产,补充损耗!”
“诺!”
“典韦!王续!”
“在(末将在)!”
“虎卫营、骁骑营王续部(千骑),随本将中军行动!以为锋镝!”
“诺(俺明白)!”
部署完毕,王康按剑起身,目光扫过诸将:“豫南残寇,丧胆游魂,然困兽犹斗,不可轻敌!各部当依律而行,剿抚并用!首恶必诛,胁从可悯!速战速决,两月为期!出发!”
“谨遵中郎将军令!犁庭扫穴,荡平豫南!”帐内轰然应诺!
接下来的两个月,豫南大地烽烟再起,奋武军三路并进,如同三股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席卷残云。
汝南西南山区(七月下-八月中):
高顺的陷阵营如同最精密的战争机器。大军未至,斥候已锁死所有进出山道。面对龚都残部据守的险峻山寨,高顺并未强攻,而是以强弩部远程压制,辅兵伐木筑垒,步步紧逼,断其水源粮道。同时遣精干小队夜袭哨卡,散播恐慌。围困半月,山寨内讧爆发,其渠帅于突围时被乱箭射杀,余众万余或降或溃。高顺依令甄别,斩首恶数十,收降精壮四千补入辅兵,余众遣散。随即挥师东进陈国。
陈国(八月中-九月初):
刘辟残部与当地流寇合流,试图利用陈国水网纵横、村落密集的地形周旋。然而于禁的中垒营稳如山岳。一面分兵扼守津要,清剿沿河匪巢;一面广发布告,招抚流民,许以归乡耕种、既往不咎。同时以精悍小队伪装商旅,诱歼劫掠之匪。旬日间,数股较大贼寇被歼,匪首授首。失去根基和民心的残匪迅速瓦解,或降或散。陈国匪患,旬月肃清。于禁随即南下沛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