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遵命!”王祢立刻领命。这批“援助”虽然质量低劣,但对装备简陋的辅兵营来说,至少是正规武器,聊胜于无。
“击鼓!聚将!”王康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铁之音!
咚!咚!咚!咚!
激昂而肃杀的聚将鼓声,瞬间响彻整个奋武大营!这鼓声不同于寻常操演,带着一种大战将临的决绝与紧迫!校场上的操演戛然而止,各部军侯、屯长脸色一肃,以最快的速度向中军大帐集结!
不多时,大帐之内,济济一堂。左右部军司马高顺、于禁居前,其后是虎贲曲军侯王固、强弩曲曲长赵平、骁骑曲两位屯长王续、王宪、亲卫统领典韦、匠作营营正张砺、辎重营营正王祢、辅兵营统领吕岱、斥候队队率王栓,以及左右二部四位军侯李敢、赵桓、王勇、王猛。人人甲胄在身,面色凝重,帐内弥漫着一股铁血肃杀之气。
王康按剑立于帅案前,目光如电,扫过每一位将领,声音沉凝如铁:“诸将!兖州告急!黄巾妖贼卜巳、张伯、梁仲宁,聚众数万,已连破莘县、阳谷、东阿!现正猛扑范县,意图染指濮阳!张闿、王度二贼,亦在山阳、济阴作乱!刺史刘使君严令:着我奋武营即刻起兵,剿灭兖州黄巾!凡兖西兵马,皆听我节制!临机决断,便宜行事!”
他猛地一拍案头堆积的急报:“贼势猖獗,屠戮百姓,焚掠州县!此战,非为功名利禄,乃为保境安民,卫我桑梓!亦是报郭公(郭典)巨鹿殉国之仇!”提及郭典,王康眼中闪过一丝深切的悲愤。帐内诸将,尤其是曾受郭典恩惠的高顺、赵平等人,亦是怒目切齿,杀气升腾。
“然!”王康话锋一转,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贼虽众,实乃乌合!分兵数路,正欲使我军疲于奔命!我军兵精,然兵力有限!此战方略,唯有攥指成拳,集中全力,直捣黄龙!先破其主力,擒杀贼渠卜巳!只要击溃卜巳主力,张闿、王度之流,必闻风丧胆,可传檄而定!”
他目光投向斥候队队率王栓:“王栓!”
“末将在!”身形精悍如猎豹的王栓踏前一步。
“着你亲率斥候队全部三十骑,一人三马,即刻出发!目标东郡!务必探明:
*卜巳贼军确切兵力、构成(核心老贼多少?裹挟流民多少?)
*其主力目前位置及动向(是否已攻范县?是否围濮阳?)
*贼首卜巳、张伯、梁仲宁中军所在位置及护卫力量!
*贼军粮草辎重囤积之地(阳谷?东阿?)
*贼军士气、纪律如何?有无可乘之机?
情报务求精准、迅捷!每隔一日,必遣精干斥候回报!此战首功,在于尔等耳目!可能办到?”
“末将领命!”王栓眼中精光爆射,抱拳沉喝,“斥候队上下,必不负校尉重托!纵是龙潭虎穴,亦要将贼军底细摸个通透!”说罢,转身大步出帐,行动迅捷如风。
王栓刚走,帐外亲卫高声禀报:“启禀校尉!营门外有一文士求见,自称陈留陈宫,字公台,言有要事求见校尉!”
陈宫?陈公台?王康与程昱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讶异。陈宫之名,他们并不陌生。此人乃陈留本地名士,年方二十二岁,才智过人,性情刚烈。此前在陈留郡府为吏,颇受前任太守郭典赏识。郭典升迁巨鹿太守时,曾欲带陈宫同往,然陈宫以侍奉老母为由婉拒,辞官归家。他此时前来…
“快请!”王康立刻道。
片刻,一位身着素色文士长袍,身形挺拔,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几分忧愤与坚毅之色的年轻人步入帐中。正是陈宫陈公台。他目光扫过帐内肃立的诸多铁甲将领,最后落在帅案后一身戎装的王康身上,深深一揖:
“草民陈宫,见过奋武校尉王将军!”
“公台先生不必多礼!”王康离座相迎,“先生乃陈留名士,昔日郭公(郭典)亦常称道先生才具。今日驾临军营,不知有何见教?”
陈宫抬起头,眼中悲愤之色难以抑制,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宫此来,非为见教,乃为投效!”他再次深深一揖:“听闻郭府君…郭府君已在钜鹿殉国!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然,府君为黄巾妖贼所害,此仇不共戴天!宫虽不才,略通韬略,愿投效将军麾下,执鞭坠镫,随将军讨贼!一则报郭府君知遇之恩,二则为国除奸,安靖桑梓!望将军不弃!”
帐内一片肃然。郭典战死钜鹿的消息早已传来,此刻由陈宫这位故吏亲口提及,更添几分悲壮与愤慨。王康看着陈宫眼中那份真挚的悲痛与决绝,想起郭典对自己的举荐、赠字、拨付军马之恩,心中亦是酸楚激荡。他快步上前,双手扶起陈宫,沉声道:
“郭公忠烈,天地可鉴!妖贼猖狂,天人共愤!公台先生愿来相助,承业求之不得,何言‘不弃’!”他拉着陈宫的手,转身面向帐内诸将,声音铿锵:
“诸将听令!即日起,拜陈宫陈公台先生为我奋武营参军!参赞军机,随军征讨!位在军师祭酒程公之下,诸将之上!见陈参军,如见本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