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六年(公元183年)二月廿五日,兖州东郡与徐州彭城国交界,西别部大营。
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丘陵间料峭的风掠过坚固的营栅。匠作营区域,数十座炉窑依旧日夜不息地吞吐着灼热的火焰,叮叮当当的金铁交鸣声是这座战争堡垒最雄浑的脉搏。空气中弥漫着新鞣皮革的浓烈气味与铁器淬火的焦灼气息。张砺亲自守着最新一批皮札甲下线——胸前那面厚实的精铁护心镜在火光映照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匠作营的产能已攀至高峰,每日稳定产出皮甲近三十副,三棱破甲锥矛头逾二十枚,正源源不断补充着于禁第二曲的装备缺口。
校场上,两支主力战曲的操练杀声震天。东区,高顺的第一曲五百老卒,早已全员披挂深褐色皮札甲(嵌护心镜),动作整齐划一,每一次长矛突刺都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三棱破甲锥矛尖闪烁着致命寒光。刀牌手(长牌手)的盾击势大力沉,弓手引弓如满月,箭簇遥指天际。步、盾、矛、弓协同如臂使指,杀气凝练如实质。
西区,于禁的第二曲五百新卒,则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前排两个屯(约两百人)已优先配齐了崭新的皮札甲(嵌护心镜),手持制式长枪(部分精锐什长配发了三棱破甲锥矛头),在什长、队率的厉声呵斥下,进行着对抗演练,动作虽显生涩,但阵型已初具雏形,眼神中带着新兵特有的狠劲与紧张。后排三个屯(三百人)则仍穿着深青色号衣,仅有部分什长和刀牌手配发了皮甲,手中多是普通环首刀和削尖的木杆长枪(用于训练),正进行着最基础的队列行进与突刺训练。于禁按剑肃立点将台,面容冷硬如铁,目光如刮骨钢刀般扫过每一处细节,任何微小的懈怠都会招致严厉的鞭笞。治军之严苛,让新卒们不敢有丝毫大意。
营门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烟尘腾起。王栓带着两名斥候,风驰电掣般冲入辕门,直奔中军大帐!三人皆是一身尘土,坐骑口鼻喷着白沫,显是长途奔袭而来。
“报——!主公!紧急军情!”王栓甚至来不及行礼,声音带着急促,“属下小队于彭城国北部、泰山余脉南麓之‘野狼沟’附近,发现大队贼寇踪迹!约五六百人,多为步卒,有数十骑,正围攻一队车仗!”
王康、程昱、高顺等人霍然起身。
“何人车仗?打的什么旗号?”王康沉声问道。
“无明确旗号!但看其车仗形制与民夫衣着,当是徐州官家运粮队伍!被围车队约有大车三十余辆,民夫百余,护兵仅数十人!已被贼寇分割包围于一处狭窄河滩!形势危殆!贼寇头目所打旗号,隐约可见‘吴’字!”王栓语速极快。
“吴?必是吴敦残部!”程昱眼中寒光一闪,“此獠竟敢深入徐州腹地,劫掠官粮!胆子不小!”
“距离此地多远?”高顺声音冷硬。
“急行军,一个半时辰可至!”
王康没有丝毫犹豫,目光扫过帐中诸将:“贼寇猖獗,竟敢劫掠官粮!此獠不除,边境难安!高顺!”
“末将在!”
“命你率第一曲(五百人)为左翼,直扑贼寇主力!”
“末将领命!”
“典韦、王固!”
“在!”“末将在!”
“命典韦率亲卫三十铁骑为锋刃!王固率虎贲屯一百零五锐士为右翼!随我中军,目标——贼酋吴敦!务必将其击溃擒杀!”
“喏!”“得令!”典韦咧嘴露出森白牙齿,王固兴奋地握紧了刀柄。
“王续!王宪!高横!”
“末将在!”
“命你三人率强弩三屯(三百人)随后压阵,择地列阵,提供远程压制!尤其盯住贼寇那数十骑!”
“末将领命!”
“于禁!”
“末将在!”于禁跨步出列。
“命你率第二曲已披甲之前两屯(两百人),留守大营,加强戒备!其余新卒由队率带领,协助王祢守护辎重!”
“末将遵命!”于禁肃然抱拳,毫无怨言。他深知自己麾下新卒战力尚弱,贸然出击反易生乱。
“全军!着甲持械,备足箭矢!半炷香后,辕门集结!”王康的命令斩钉截铁。
“喏!”帐内诸将齐声应诺,杀气腾腾地冲出大帐。
半炷香后,营门轰然洞开!铁流奔涌而出!
典韦一马当先,“乌云踏雪”四蹄翻飞如墨云,沉重的铁札甲在阳光下反射着幽冷的光。三十名亲卫铁骑紧随其后,人马皆披皮札甲(嵌护心镜),长刀出鞘,气势汹汹!王固的虎贲屯紧随典韦铁骑侧翼,深褐色皮札甲覆盖全身,二十名长牌手手持加固长盾,六十名长矛手紧握三棱破甲锥长矛,二十名强弓手背负筋角复合强弓,步伐迅捷而沉重,如同一股赭褐色的怒涛!高顺的第一曲五百深青甲士则如同沉默的森林,在左侧快速推进。王续、王宪、高横的强弩三屯压后,长牌手在前,弩手背负沉重的蹶张弩紧随。烟尘滚滚,直扑东北方向的“野狼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