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3年光和六年正月初十,兖州东郡与徐州彭城国交界处,西别部新大营。
凛冽的朔风卷过丘陵谷地,却被连绵高耸的坚实木栅、深阔的壕沟以及营中蒸腾的灼热人气所阻挡。历时月余,一座规模远超陈留旧营的庞大军事堡垒已傲然矗立于东境咽喉之地。营盘依地势而建,背靠连绵矮丘,俯瞰官道要冲,辕门森严,刁斗高耸,玄赤大旗在营中最高望楼顶端猎猎作响,宣示着此地主人的威严。
营内分区井然,金铁交鸣与操练呐喊声昼夜不息。匠作营区域,数十座皮匠工棚、铁匠炉窑密集排列,炉火熊熊,将冬日清晨的寒意驱散殆尽。浓烈的皮革鞣制气味与灼热的金属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张砺布满老茧的大手抚过一副刚刚完工的皮札甲。甲叶由浸油鞣制、坚韧异常的上好牛皮裁切叠缀而成,关键部位如胸腹、肩背皆内衬铁片,最核心处,一面精铁锻打、厚实沉重的护心镜被牢牢铆嵌在胸前。他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工匠之光,声音嘶哑却洪亮地对着周围忙碌的匠人和学徒吼道:“都打起精神!第两百三十七副!护心镜给我铆死了!主公要的是保命的甲,不是样子货!今日的任务是二十五副!完不成,谁也别想吃饭睡觉!”
不远处铁匠工棚里,锤击声如同密集的鼓点。通红的铁块在铁砧上被反复锻打延展,最终在模具中成型——赫然是那令人望而生畏的三棱破甲锥矛头!三面开有深深血槽的棱锥寒光闪烁,顶端带着淬火后特有的幽蓝。“淬火要稳!刃口要利!这是破甲锥,不是烧火棍!月产一百五十枚是死令!”负责矛头打造的匠头吼得声嘶力竭。这些专为破甲而生的凶器,正源源不断地被装配到新削制的硬木矛杆上,送入武库。
中军大帐内,气氛同样凝重。王康、程昱、高顺、于禁围在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已精细标注了新营周边百里内的山川地形、道路河流以及王栓斥候队最新探明的零星匪巢位置。
“主公,”程昱指着沙盘上徐州彭城国、下邳国等区域,“郡守郭府君行文已送达徐州月余,言明我部驻防于此,协防两州边界,剿灭泰山残寇,请徐州各郡就近接济粮秣。然彭城、下邳方面,至今仅送来些许象征性的粟米草料,杯水车薪!我部如今兵员已逾两千,人吃马嚼,每日耗费巨大。王祢今晨来报,营中存粮仅余一千五百石,按眼下消耗,最多支撑两月!若再拖延,恐军心有变,更遑论练兵备战、清剿残匪!”
王康眉头紧锁。移防新地,最大的挑战并非贼寇,而是这维系大军命脉的后勤!徐州官吏的推诿拖延,在他意料之中,却没想到如此不堪。
“军师之意?”王康看向程昱。
程昱眼中闪过一丝冷厉:“昱请命,亲赴彭城、下邳!持郡守府正式公文与主公印信,面见其郡丞、都尉乃至太守!一则重申我部奉两州上官之命协防剿匪,非是乞食!二则晓以利害,吴敦、尹礼残部流窜于交界,其祸首当其冲者,必是徐州边境富庶村镇!若因粮秣不济,致我部无力进剿,坐视贼势复炽,劫掠徐州,彼时其上官问责下来,看他们如何担待!三则…”程昱声音压低,带着一丝狠辣,“可稍露我军锋锐,言明若粮秣断绝,士卒为求生计,恐生变乱,流窜劫掠…届时两州边境糜烂,责任又在谁?”
帐内诸将心中凛然。程昱此去,是赤裸裸的阳谋加威慑!
“好!”王康拍案,“就劳烦军师走这一趟!王栓,精选十名精锐斥候,一人双马,护卫军师前往彭城、下邳!持我印信,若有刁难,可便宜行事!”
“喏!”王栓肃然领命。
程昱当日便带着十名剽悍的斥候骑士,携带着加盖郡守大印的正式公文和王康的私人信函,一人双骑,卷起烟尘,直奔彭城而去。
程昱离开后,营中重心彻底转向内部整训与备战。
校场东区,杀气最盛。高顺的第一曲(五百老兵)正与王续、王宪、高横的强弩三屯(三百人)进行步弩协同演练。
“锋矢阵——进!”高顺冷硬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
王勇、王猛、李敢、赵平、赵桓五屯战兵闻令而动,前排刀牌手(持长盾)轰然并拢,长矛手紧随其后,三棱破甲锥长矛如林挺出,整个锋矢阵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缓缓前压,脚步踏地,声如闷雷!
“强弩一屯!仰角四十!覆盖前方一百五十步——放!”王续的吼声同时响起。
嗡——!百具蹶张弩同时震鸣,一片密集的死亡乌云腾空而起,带着刺耳的尖啸,越过推进中的战兵锋矢阵顶,狠狠砸在预设的“敌阵”区域(插满草人的木栅),草屑纷飞,木桩震颤!
“强弩二屯!轮射压制!强弩三屯预备!”王宪、高横的命令无缝衔接。箭雨开始变得连绵不绝,为推进的锋矢阵提供着持续的远程火力支援。整个演练过程,步卒推进与弩箭覆盖的节奏严丝合缝,展现出数月苦练的惊人默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