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2年,光和五年二月廿一。
凛冬的寒意虽未完全褪去,但陈留县城的气氛却比往年开春时多了几分躁动与期待。通往县衙的黄土官道被连日来的车马行人踩踏得泥泞不堪,又被初春的阳光晒得半干不湿。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牲口粪便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亢奋气息。
“听说了吗?王家村那位少年县尉,把西边那几伙最凶的土匪连根拔了!”
“何止听说!你没见县衙门口贴的告示?生擒了好几百!人头都装了好几车!”
“我的老天爷!黑风寨、野狼谷、老鸹岭、二道沟…这可都是横行好些年的硬茬子!就这么没了?”
“可不是!听说那王县尉手下的人,个个跟天兵天将似的,甲胄刀枪亮的晃眼,杀起土匪来跟砍瓜切菜一样!”
“这下可好了!西边的路总算能走了!咱做点小买卖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王家村…这下可出了真龙了!”
议论声如同潮水,在街道两旁的茶肆、酒铺、货摊间汹涌起伏。无数道目光投向官道尽头,充满了敬畏、好奇与希冀。
此刻,官道尽头,一支奇特的队伍正缓缓行来。没有旌旗招展,没有鼓乐喧天,却自带一股令人心悸的肃杀与彪悍之气。
王康身着洗刷干净、浆烫得笔挺的深青色县尉官服,腰悬那柄云纹内敛的横刀,骑着一匹神骏的黑色驮马(黑风留在王家村休养),走在队伍最前方。他面容沉静,眼神锐利如常,仿佛身后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
他的身后,是王祢、高顺率领的二十名精悍乡勇。他们同样穿着洗刷干净的深褐皮札甲,腰间悬着横刀,步伐沉稳有力,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那股从尸山血海中淬炼出的煞气,即使刻意收敛,依旧让路边围观的百姓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不敢直视。
真正引起巨大轰动的,是队伍中间那长长的一串!足有三百多名被粗麻绳捆住双手、用长绳串联着脖颈的山贼俘虏!他们个个蓬头垢面,面如死灰,身上带着战斗留下的伤痕和泥污,在乡勇们冰冷的刀锋监视下,踉跄前行,眼中只剩下麻木的恐惧。队伍后面,跟着几辆蒙着厚厚油布的大车,车轮在泥地上压出深深的辙印。油布下,是码放整齐、用石灰粗略处理过的山贼头目首级!浓重的血腥味和石灰的刺鼻气息混杂在一起,随风飘散,无声地诉说着战斗的残酷与胜利的代价!
这支沉默而满载“战果”的队伍,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池塘,在陈留县城掀起了滔天巨浪!人群不由自主地分开一条道路,敬畏的目光追随着那个骑在黑马上的年轻身影。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早已飞入县衙。当王康一行抵达县衙大门时,县令吴庸竟亲自带着县丞、主簿、功曹等一众属官,迎候在衙前石阶之上!这在等级森严的官场,是极为罕见的礼遇!
吴庸面皮白净,此刻因为激动而泛着红光,颌下的三缕短须都在微微颤抖。他看着那长长一串垂头丧气的俘虏,看着那几车散发着肃杀之气的首级,再看向翻身下马、从容走来的王康,眼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狂喜和激赏!
“下官王康,拜见县尊大人!奉大人钧令,清剿境内匪患,今已荡平黑风寨、野狼谷、老鸹岭、二道沟等四大匪巢!擒获匪首以下贼寇三百四十七人!斩获贼酋首级三十八颗!特来复命!”王康走到阶前,抱拳躬身,声音清朗有力,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耳中。
“好!好!好!”吴庸连说三个“好”字,快步走下石阶,竟亲手扶起王康,拍着他的肩膀,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王县尉!真乃我陈留之干城!少年英雄!国之栋梁啊!快起来!快起来!”
他拉着王康的手,转身面向围观的百姓和属官,声音洪亮,充满了扬眉吐气的自豪:“诸位!都看到了吗?这就是我陈留的县尉!王康!王县尉!短短月余,连破四寨,擒贼数百,斩首数十!一举肃清我陈留西部多年匪患!此等大功,彪炳郡县!本县定当亲自上书郡守,为王县尉及麾下壮士请功!”
人群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和掌声!
“王县尉威武!”
“壮士们辛苦了!”
“多谢王县尉为咱们除害啊!”
欢呼声浪中,吴庸拉着王康,在一众属官和敬畏的目光簇拥下,步入县衙二堂。俘虏自有县衙的差役和兵丁接手看押,首级也由仵作按律登记勘验。
二堂内,吴庸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他亲自给王康赐座,又让仆役奉上热茶,言语间极尽褒奖:“王县尉啊,你可是为本县解了心头大患,立下了泼天的大功!郡内多少县尉、都尉,对这几股悍匪束手无策,损兵折将!唯有你,一战定乾坤!少年英才,名不虚传!本县脸上有光啊!”
“全赖县尊大人信任,将士用命,百姓支持,侥幸成功。”王康不卑不亢地回应。
“诶!过谦了!过谦了!”吴庸连连摆手,随即对侍立一旁的主簿吩咐道,“速速按最高规格,为王县尉及麾下壮士核算赏赐!生擒贼寇,每人赏钱两千!斩获贼酋首级,按级加赏!另赐布帛三百匹,粟米五百石,精铁千斤,上好弓材五十份!再拨调制式环首刀一百柄,长枪头两百枚!以资犒赏,补充军械!即刻拨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