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2年,光和五年二月初八。
王家村的晒谷场几乎成了丰饶的粮仓与武库。新缴获的粟米口袋堆叠如山,压得临时搭建的木棚吱呀作响。熏肉、咸鱼、干菜散发出浓烈的咸香,与硝皮池子残留的气味混在一起。钱箱又添了几口,沉甸甸地锁在村中祠堂最坚固的厢房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增的三十多匹膘肥体壮的驮马,以及那十几匹虽然瘦了些但骨架匀称、眼神桀骜的坐骑!它们在村后新辟出的简陋马厩里打着响鼻,由王虎叔带着几个有经验的老农和手脚麻利的少年精心照料、调训。
连战连捷,缴获丰厚!王家村乡勇的威名,如同燎原之火,在陈留郡西部的乡野间迅速传开。少年们身上的皮札甲磨得油亮,横刀的刃口在反复劈砍后愈发寒光内蕴,三棱破甲锥的矛尖上残留着洗不净的暗红血痕。一股百战精锐的彪悍之气,已在这支百人队伍中悄然凝聚。
“康哥!弟兄们手都痒了!那‘老鸹岭’的‘铁鹞子’和‘二道沟’的‘滚地龙’,还等着咱们去收拾呢!”王固拍着新配发的厚背环首刀(他依旧嫌横刀太轻),瓮声请战,眼中满是跃跃欲试的凶光。两次大胜,让他对自身和队伍的战斗力充满了近乎盲目的自信。
王康的目光却落在那张再次更新的匪情图上。“老鸹岭”、“二道沟”两个标记依旧刺眼。他手指敲击着桌面,沉声道:“老鸹岭的‘铁鹞子’,手下只有百十号人,但据报此人曾是边军逃卒,精于骑射,手下有十几匹好马,来去如风,最是滑溜难缠。二道沟的‘滚地龙’,人数虽多(近两百),但多是乌合之众,据险而守,不足为虑。”
高顺上前一步,接口道:“县尉所言极是。‘铁鹞子’仗着马快,行踪飘忽,劫掠后远遁,官军数次围剿皆无功而返。若不能先拔除这伙马匪,我等清剿二道沟时,恐其袭扰粮道,或趁虚而入,威胁王家村。”
“高什长说得对!”赵平也点头,“这伙马贼,箭法不弱,若是被他们在外围游弋放箭,咱们的步卒阵型再硬也难免吃亏。”
“引蛇出洞,关门打狗的法子,对这帮骑马的泥鳅怕是不好使。”李敢挠挠头。
典韦抱着铁戟,牛眼一瞪:“怕个鸟!他马快,能有老子的戟快?敢来,老子把他连人带马劈成两半!”
王康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引不出来,就逼他出来!打他的老巢!王栓!”
“在!”
“老鸹岭的地形摸清了没有?”
“摸清了!”王栓立刻答道,指着地图上一处山岭,“老鸹岭不高,但山势陡峭,只有一条盘山小路通到山顶寨子。寨子不大,木头寨墙,易守难攻。‘铁鹞子’平时带骑兵在外,寨子里只留二三十个老弱看守。他若得知老巢被端,必定发疯般赶回!”
“好!”王康猛地一拍地图,“咱们就打他的老巢!王固、李敢、赵平!”
“在!”
“王固、李敢率刀牌手并二十名长矛手,由王栓带路,轻装疾行,直扑老鸹岭山寨!无需强攻,给我把声势造足!弓手压制,投矛招呼,做出强攻的姿态!把寨子里的老弱惊出来即可!若其死守,不必纠缠,立刻沿原路撤回!我要你们把‘官兵攻打老鸹岭’的消息,用最快的速度传到‘铁鹞子’耳朵里!”
“明白!吓死他们!”王固、李敢齐声应道。
“赵平!你带弓手什,随王固行动,负责压制寨墙!若‘铁鹞子’的马队真敢回援追袭,给我用重箭招呼!射人先射马!”
“是!”
“高顺、典韦大哥!”
“在!”“说!”
“随我率主力,伏于老鸹岭通往其巢穴的必经之路——‘鹰愁涧’!此地两山夹一沟,道路狭窄,最宽处不过容三四骑并行。待‘铁鹞子’心急如焚赶回救援,一头扎进涧口,便是咱们关门打狗之时!刀牌手封堵两端,长矛手居高攒刺!弓手压制!典韦大哥的铁戟,专劈那些敢冒头的硬点子!”
“哈哈!好地方!老子就喜欢钻山沟打耗子!”典韦咧嘴大笑。
高顺默默点头,眼中精光闪动,显然在推演伏击细节。
“王祢!”
“在!”
“你带后勤及驮马,隐蔽于鹰愁涧后方安全处,准备接收缴获!尤其是马!一匹好马都不能放跑!”
“明白!”
“各自准备!明日五更造饭,卯时初刻,兵分两路,同时出发!”
**二月初九,午时末。鹰愁涧。**
寒风在狭窄的山涧中呼啸穿行,发出呜咽般的怪响。两侧陡峭的山壁如同巨斧劈开,裸露着灰黑色的嶙峋岩石,只有少量枯黄的荆棘顽强地附着其上。涧底的道路蜿蜒曲折,布满了碎石和冻硬的泥泞。
王康、典韦、高顺伏在涧口东侧一处突出的巨石后。王康的目光如同鹰隼,紧紧盯着涧外通往老鸹岭方向的官道。身后,刀牌手们紧握长牌和横刀,在乱石后屏息凝神。长矛手们则分散在两侧稍高的缓坡上,三棱破甲锥长矛斜指地面,矛尖寒光内敛。赵平带着弓手什,占据了涧口上方几处视野开阔的乱石堆,强弓搭箭,箭簇对准了涧口方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