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遇春抱着个布包进来:“小林缝的工具袋,说小吴总把扳手揣兜里,磨破裤子。”袋子是蓝色的,上面绣着辆自行车,车筐里坐着个笑脸娃娃。
小吴把修好的车推给小林时,小林突然说:“明天我早点出门,你陪我骑两站地?”小吴的手顿了顿,手里的油壶滴了滴机油,在地上晕开个圆,像个害羞的句号。
第九百三十四章:早点铺的烟火气
清晨的早点铺蒸汽腾腾,刘叔正往平底锅里倒面糊,“滋啦”一声冒起白烟。他的相亲对象陈姨坐在靠窗的桌前,面前摆着碗豆腐脑,香菜撒得匀匀的——刘叔记得她不爱吃辣,特意少放了辣椒油。
“上次你说,豆腐脑里的卤得淡点,”陈姨用勺子搅着,“今天的正好,不咸不淡。”刘叔翻着煎饼,竹蜻蜓转得飞快:“你胃不好,我让后厨把豆浆熬得稠了些,养胃。”
苏海关门时带进来的风,吹得墙上的价目表晃了晃。“凤姐,刘叔的台账里添了条,”她指着“常客备注”,“陈姨每月那几天,得备红糖姜茶——他昨天跑了三家店买古法红糖。”
汪峰扛着个新的保温桶进来,桶身印着“刘记早点”:“陈姨说,想给晚班的护士送点热乎的,这个容量刚好。”魏安往桶里垫了层棉布,“刘叔说怕烫着人,特意让加的。”
韩虹举着相机,镜头对着陈姨碗里的鸡蛋——蛋黄是溏心的,刘叔总说“这样才有流心的甜”。照片里,陈姨的勺子戳破蛋黄,金色的汁液漫在豆腐脑里,像朵突然绽开的花。
邱长喜拎着袋新磨的芝麻粉:“史芸托人从乡下带的,说陈姨爱吃芝麻,撒在煎饼上香。”叶遇春抱着包围裙进来,上面绣着“豆腐脑配油条”:“给陈姨的,她说总蹭到油点子。”
刘叔把刚出炉的油条递给陈姨时,陈姨突然说:“明天我带咸菜来,你教我摊煎饼呗?”蒸汽里,两人的影子在墙上晃,像两根缠在一起的油条,热乎又实在。
第九百三十五章:书店的书签约定
午后的书店飘着旧书的油墨香,周姐正用牛皮纸包书,手指划过书脊时格外轻。她的相亲对象老杨站在历史书架前,手里捧着本《史记》——他每周三都来,总在“廉颇蔺相如列传”那页折角,周姐知道他喜欢“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书的封面有点磨了,”周姐往牛皮纸上贴了片干花,是她自己压的薰衣草,“包起来能护着点。”老杨翻过书页:“你上次说,这本书的注释版更好懂,帮我留着了吗?”
苏海抱着个笔记本进来,上面记着老杨的借阅记录:“3月12日,借《史记》;3月19日,借《汉书》;备注:喜欢带注释的版本,字要大。”笔记本的封皮是史芸画的,书店的书架上,有两个小人在看书,影子叠在一起。
汪峰搬来个新做的书签架,上面标着“老杨的书签”“周姐的干花”:“周姐说,老杨总把书签夹错页,这个分开放,丢不了。”魏安往架上摆了个小放大镜:“老杨说字小,看久了眼累。”
韩虹举着相机,镜头对着老杨的手——他正往周姐手里塞个木质书签,上面刻着“知君”两个字。“上次你说,喜欢带字的书签,”老杨把书签递过去,“我自己刻的,不太好看。”
邱长喜举着张照片进来:“周姐你看!史芸把你包书的样子画成漫画了,旁边写着‘最好的遇见,是你懂我的书页折角’。”照片里,周姐的牛皮纸和老杨的《史记》,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叶遇春抱着个布包进来:“老杨做的书立,说周姐的书总倒,这个能支着。”书立上刻着细小的花纹,是老杨用刻刀一点点抠的。
周姐把包好的书递给老杨时,老杨突然说:“周末有个古籍展,一起去?”周姐的手指顿了顿,牛皮纸上的薰衣草掉了片花瓣,落在书页上,像个轻轻的约定。
第九百三十六章:修鞋摊的针线暖
傍晚的巷口,老李坐在马扎上,用锥子给皮鞋钉掌,“咚咚”的敲打声混着晚风。他的相亲对象赵婶蹲在旁边,手里拿着针线,正缝补双布鞋——那是她孙女穿破的,老李说“补补还能穿半年”。
“这鞋底得加层胶垫,”老李把橡胶垫剪成鞋底形状,“你说孩子总说硌脚,这样就软和了。”赵婶把缝好的布鞋递过去:“你上次补的那双劳保鞋,我给鞋帮加了层棉,冬天穿不冻脚。”
苏海抱着个铁皮盒过来,里面是分好类的鞋钉:“凤姐说,你总把圆钉和方钉混着用,这个盒子分了格子。”盒盖上史芸画了双布鞋,鞋面上绣着个小小的“李”字。
汪峰搬来个新做的工具箱,提手缠着布条:“赵婶说,你拎工具箱的手总勒出红印,缠点布舒服。”魏安往箱里塞了副顶针:“钉厚鞋底时用,省得扎手。”
韩虹举着相机,镜头对着老李的手——他正往赵婶的布鞋上钉防滑钉,每颗钉子都敲得又轻又匀。“上次你说下雨天孩子摔了跤,”老李低着头,“这样就稳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