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裁缝铺的尺寸心事
清晨的裁缝铺里,宋姐踩着缝纫机踏板,“嗒嗒”声里,布料在她手下慢慢成形。她的相亲对象老郑坐在对面的藤椅上,手里捏着件旧衬衫——袖口磨破了边,却是他老伴在世时做的,舍不得扔。
“这衬衫的肩宽得缩一寸,”宋姐量着尺寸,软尺在老郑肩上绕了圈,“你说最近瘦了,我多留了三分的松量。”老郑摸着布料,指尖划过细密的针脚:“跟她做的一样,针脚都藏在里面。”
苏海关上熨斗时,蒸汽模糊了镜子里的影子。“凤姐,宋姐的档案补了条,”她指着“特殊备注”,“老郑的衬衫总往右边歪,是因为左肩比右肩低半寸——她昨天拆了三件旧衬衫才摸准。”
汪峰扛着个新做的裁床进来,台面铺着软布:“老郑说,宋姐总弯腰裁布,这个高度刚好。”魏安往床脚垫了块木板,“铺子里地面不平,怕裁布时歪了尺寸。”
韩虹举着相机,镜头对着老郑手里的旧衬衫——宋姐在磨破的袖口上,绣了圈细小花边,不细看像原有的装饰。“这样就不用扔了,”宋姐的缝纫机停了停,“旧物件修修,比新的还亲。”
邱长喜拎着卷新到的棉布:“史芸托人从苏州带的,说老郑喜欢蓝印花布,做件褂子正好。”叶遇春抱着包纽扣进来,铜制的,上面刻着“福”字:“宋姐说,老郑的衬衫得用这种扣,结实。”
缝纫机的“嗒嗒”声又响起来,宋姐的手指在布料上比画着,老郑突然说:“能……给我多做件吗?冬天套在棉袄里。”布料的纹路里,两人的影子挨得很近,像两针密密的线。
第九百三十二章:废品回收站的分类温柔
午后的废品站堆着小山似的纸箱,老徐正用红绳捆着报纸,绳结打得又快又牢。他的相亲对象张姨蹲在旁边,把塑料瓶按颜色分进不同的麻袋——她是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总说老徐“分得不讲究,卖不上价”。
“这个矿泉水瓶得把标签撕了,”张姨示范着扯下塑料纸,“就像过日子,该清的得清干净。”老徐跟着撕标签,指尖沾着的灰蹭在脸上,张姨笑着递过块湿巾:“你看你,跟个灰猴似的。”
苏海抱着本分类手册进来,页面折角处写着“老徐记”:“凤姐说,张姨把难记的类别编成了顺口溜,‘塑料瓶,去瓶盖;旧报纸,捆成块’。”手册的封皮是史芸画的,两个小人蹲在废品堆里,笑得露出牙。
汪峰搬来个新做的分类架,每层都刷了不同的漆:“绿色放塑料,黄色放纸壳,张姨说这样老徐准能记住。”魏安往架上挂了个小喇叭:“张姨录了分类口诀,老徐干活时听着,慢慢就会了。”
韩虹举着相机,镜头对着张姨的手——她正往老徐手里塞副手套,“捡碎玻璃时小心,这手套是防刺的。”老徐的手套早就磨出了洞,张姨用红线缝了个十字补丁,像朵小小的花。
邱长喜举着张照片进来:“老徐你看!史芸把你俩分类的样子画成漫画了,旁边写着‘日子就像分类,理顺了才舒心’。”照片里,老徐的绳子和张姨的麻袋,在阳光下摆得整整齐齐。
叶遇春抱着个布包进来:“张姨做的布袋子,说装废品比塑料袋结实,还能反复用。”袋子上绣着“废品变宝贝”,字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认真。
老徐把捆好的报纸搬上三轮车时,张姨突然说:“晚上来我家吃吧,我熬了玉米粥。”老徐的绳子松了劲,报纸散了一地,像在替他点头。
第九百三十三章:修自行车铺的链条情
傍晚的修车铺里,小吴正给自行车链条上油,黑色的机油在他指尖发亮。他的相亲对象小林蹲在旁边,手里捏着块抹布,帮他擦着车座——她的通勤车总在半路掉链子,小吴每次都骑着电动车追上去修。
“这链条得每星期上一次油,”小吴转动脚踏板,链条“咔嗒”响,“就像俩人在一块儿,得常惦记着。”小林擦着车座上的灰:“你上次说我车座太高,帮我调了没?”
苏海抱着本修车手册进来,夹着张小林的自行车照片:“凤姐说,小吴记不住车型,特意拍了照标着。”手册上,史芸把链条画成了小火车,车座画成了小沙发,旁边写着“小林的车”。
汪峰搬来个新做的工具架,挂钩上标着“扳手”“螺丝刀”“打气筒”:“小吴总把工具乱扔,这个挂得高,好找。”魏安往架上摆了个小台灯:“傍晚天暗,修车时能看清楚。”
韩虹举着相机,镜头对着小吴的手——他正往小林的车把上缠防滑布,缠得密密的,“你说冬天车把冰手,这样就不冻了。”小林的手覆上去,刚好握住,大小正合适。
邱长喜举着张照片进来:“小吴你看!史芸把你修车的样子画成插画了,旁边写着‘链条跟着齿轮转,我跟着你走’。”照片里,小吴的扳手和小林的抹布,在暮色里碰了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