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快递员的“包裹情缘”
傍晚的快递车停在门口,小张的帆布包上印着“使命必达”。他的档案里夹着张签收单,是给独居的刘奶奶送药时,老人非要塞给他的糖,备注写着“想找个能一起吃晚饭的”。
“凤姐,”他擦着脸上的汗,“我这天天跑断腿,谁愿等我?”上周他给服装店的林姐送快递,对方留他喝了碗绿豆汤,说“看你热的”,这才动了心思。
史芸把林姐的档案打开,照片里的姑娘正叠衣服,货架上挂着件印着快递车的T恤:“她说特意给你做的,号码问过汪峰了。”林姐的备注写着“会提前热饭,等小张回来”。
汪峰突然从店里拎来个保温箱:“林姐说你送快递时饭总凉,这个能保温。”魏安往里面放了个冰袋,“夏天了,怕你中暑。”
小张的快递单上,新标了个星号:“林姐的店,每天最后送,能多聊会儿。”韩虹举着相机,镜头拍下林姐的手——她正往小张手里塞件新T恤,“试试合不合身。”
“约在林姐店里?”我笑着问。小张突然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我记了她喜欢的奶茶,下次带一杯。”邱长喜在旁边记:“备折叠凳,小张能坐着歇会儿。”
叶遇春抱着个布包进来:“林姐缝的快递袋,说你总磨破手,加了层布。”
暮色漫上来时,小张的快递车响了声喇叭。林姐站在店门口喊:“明天早点来,给你留了刚出炉的面包!”原来最好的等待,是把对方的奔波,当成自己的盼头。
第九百一十八章:退休工人的“手艺情话”
清晨的机油味飘进接待室,老郑的工具箱里摆着各种扳手,都是他自己磨的。他的档案表在“擅长”一栏写着“修水管、做家具”,照片里是他给社区修的长椅,凳面刻着“平安”两个字。
“凤姐,”他摸着扳手,“我这一身力气,除了干活没啥用。”上周他帮丧偶的王姨修洗衣机,对方说“你这手艺,比新的还靠谱”,这才想来相亲。
史芸把王姨的档案推过来,上面贴着张她腌的咸菜照片:“说你总吃食堂,带点这个下饭。”王姨的备注写着“会纳鞋底,老郑的鞋总磨破”。
汪峰突然从库房搬来个木架:“老郑,王姨说你工具总丢,这个能挂墙上。”魏安往架上缠了红绳,“她说看着喜庆。”
老郑的工作日记里,新写了一行:“王姨的纱窗坏了,明天去修。”韩虹举着相机,镜头拍下王姨的手——她正往老郑手里塞双鞋垫,“纳了半年,合脚。”
“约在王姨家?”我问。老郑突然从包里掏出个小凳:“我给她做的,她总蹲在地上择菜,累。”邱长喜在备注栏写:“备螺丝刀,王姨说水龙头有点松。”
叶遇春抱着个布包进来:“王姨腌的萝卜干,说配粥香。”
阳光落在工具箱上,老郑的扳手擦得锃亮。王姨突然说:“我家的桌子腿晃了,你给看看?”两人走进厨房时,我看见老郑把王姨扶到小凳上,自己蹲在地上拧螺丝——原来最好的体贴,是把对方的难处,当成自己的活儿。
第九百一十九章:图书管理员的“墨香约定”
午后的书香漫进婚介所,刘姐的指甲缝里还沾着墨汁。她的档案里夹着张借阅登记本,某页写着“老周借《红楼梦》三次,总在‘黛玉葬花’那页折角”,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泪滴。
“凤姐,”她把书签夹进书里,“我总说‘这段写得好’,会不会太闷?”上周老周来还书,说“你读这段时,眼睛亮得像星星”,这才鼓起勇气来。
史芸把老周的档案推过来,照片里的退休教授正写毛笔字,宣纸上是“愿得一人心”。“他说,”史芸笑着说,“想跟你一起抄《诗经》,你的字好看。”
汪峰突然从书架搬来套线装书:“老周托人买的,说你喜欢读原版。”魏安往书里夹了张书签,“他看你总用旧车票当书签,特意做的。”
刘姐的读书笔记里,新添了一页:“老周说‘关关雎鸠’该读得慢点,像谈恋爱。”韩虹举着相机,镜头拍下老周的手——他正往刘姐手里塞支毛笔,“我自己做的,顺手。”
“约在阅览室?”我问。刘姐突然从包里掏出个砚台:“下次带这个,磨墨时能多说说话。”邱长喜在旁边记:“备香薰,老周说墨味太浓,这个能中和。”
叶遇春抱着一叠宣纸进来,纸角还沾着淡淡的墨香:“老周特意选的半生熟宣,说你写小楷最好用这个。”
刘姐指尖抚过宣纸,纹理细腻得像老周说话的语调,她忽然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光:“他连这个都记得。”
婚介所的阳光斜斜切进来,落在摊开的《诗经》上,“关雎”篇的字迹被照得透亮。老周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手里捧着个青瓷砚台,砚池里蓄着新研的墨,墨香混着刘姐身上的书香,漫成一片温柔的雾。
“我听小邱说,你要磨墨?”老周的声音带着笑意,将砚台放在桌上时,不小心碰倒了刘姐的书签盒——里面的旧车票撒了一地,每张都印着不同的日期,是她过去三年往返图书馆的记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