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档案上写下“周六下午,画室见面”,苏海已经在旁边标注:“准备隔音耳机(陈老师怕环境吵)、备用画板、手语翻译器(以防万一)。”夕阳透过窗户,把两个未见面的人的画映在墙上,像幅无声的情书。
第九百零四章:单亲爸爸的“家庭考卷”
周明推开婚介所的门时,手里拎着个保温桶,里面是给女儿做的胡萝卜粥。“凤姐,”他把桶放在桌上,不锈钢表面还印着小卡通贴纸,“我闺女说,想找个会扎辫子的阿姨。”
档案里,周明的职业是厨师,照片里他正给五岁的女儿丫丫喂饭,围裙上绣着只小熊——丫丫的最爱。“她妈妈走得早,”他声音低下去,“丫丫总问,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梳辫子,我也想要。”
史芸突然从库房抱来个粉色的收纳盒,里面是各种颜色的皮筋、发卡,还有本《儿童发型大全》。“这是韩虹妹妹寄来的,”她翻开书,“她说她侄女三岁,这些发型都试过,简单好上手。”
汪峰扛着个小木马进来,是他周末亲手做的:“丫丫下次来玩,有地方坐了。”木马的耳朵上缠着丝带,魏安正往尾巴上系小铃铛,“响起来好听,孩子肯定喜欢。”
韩虹举着相机,镜头对着保温桶里的粥:“周哥,陈姐(推荐的幼教陈月)说,她今天特意学了做南瓜饼,想请丫丫尝尝。”照片里,粥上的胡萝卜花摆得整整齐齐,像个小小的太阳。
周明的手指在收纳盒里挑了根小兔子皮筋,突然笑了:“我能……先学扎个小辫吗?万一陈姐没空,我也能顶上。”苏海立刻拉过史芸当“模特”,魏安举着书,邱长喜在旁边录像,说是“给丫丫留着看爸爸多努力”。
我在档案上写下“周日上午,公园野餐”,备注栏里添了行:“带丫丫的画板、陈姐的南瓜饼、周哥新学的辫子手艺。”保温桶里的粥还冒着热气,混着皮筋的香味,像个正在发酵的家。
第九百零五章:渐冻症患者的爱情清单
秋雨敲着窗棂时,陈宇的轮椅停在了婚介所门口。他穿着干净的格子衫,手指已经不太灵活,却坚持自己推着轮椅进来。“凤姐,”他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我列了清单,想在……还能动的时候,跟喜欢的人做这些事。”
清单上的字歪歪扭扭,却写得认真:“一起看次日出、听场音乐会(带字幕的)、在我的画展开幕式上牵次手、教她画素描……”最后一条是“告诉她,遇见她,我没白来这世上”。
苏海悄悄调大了空调温度,史芸端来的姜茶里加了红糖:“陈哥,这位是林医生,”她指着档案上的照片,神经内科的医生林溪,“她参与过渐冻症护理研究,说……想陪你一起完成清单。”
汪峰搬来个画架,是可调节高度的:“我按你的轮椅尺寸改的,画画时不用弯腰。”魏安在旁边摆上颜料,都是陈宇常用的牌子,“韩虹托人买的进口松节油,味道小。”
林溪的档案很快送来了,在“个人陈述”里写着:“我见过太多病痛,却依然相信,爱能让日子长出光。”韩虹的相机对着陈宇的笔记本,他正用不太灵活的手指,在“看日出”那条旁画了个小小的太阳。
“下周三有流星雨,”邱长喜突然说,“天文台说肉眼可见,我订了无障碍观测位。”陈宇的眼睛亮了,指尖在轮椅扶手上轻轻敲着,像在数倒计时。
我在清单的最后添了行:“爱之桥全体员工,陪你们一起完成。”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云层,在陈宇的笔记本上投下块光斑,像个温暖的承诺。
第九百零六章:养老院的集体相亲会
重阳节前,爱之桥婚介所的员工都在忙着搬东西。汪峰扛着折叠桌,魏安抱着一摞红围巾,史芸正给每个苹果套上透明袋——今天要去阳光养老院办集体相亲会,来的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李奶奶攥着我的手,银镯子叮当作响:“凤姐,我就想找个能一起打太极的,不用多有钱,晚上能一起遛弯就行。”旁边的张大爷立刻接话:“我会打太极!陈氏的!”引得一群老人笑起来。
苏海关照着重症监护室的护工叮嘱:“刘爷爷有糖尿病,水果得用圣女果;赵奶奶膝盖不好,座位得垫厚垫子。”韩虹举着相机,镜头对着墙上的红绣球:“史芸姐剪的纸花真好看,比花店买的有灵气。”
邱长喜推着音响过来,里面放着《甜蜜蜜》,叶遇春正教几个大爷跳交谊舞,动作笨拙得像企鹅。“王大爷,”她笑着喊,“李奶奶刚才说,她最喜欢这首歌了!”
魏安端来的菊花茶里放了枸杞,史芸把围巾分发给老人,红色的围巾在人群里晃,像片流动的晚霞。我看着李奶奶跟着音乐踩拍子,张大爷假装练太极,眼睛却总往她那边瞟,突然觉得,所谓白头偕老,不过是年轻时的心动,老了还能一起晒晒太阳、踩踩拍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