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老钟表铺的“慢时光”
巷尾的老钟表铺里,黄铜钟摆“滴答”敲着,老周正用镊子夹着细小的齿轮,在放大镜下对位。他的相亲对象林老师坐在旁边的木凳上,手里捧着本《时间简史》,阳光透过窗棂,在两人身上织出金网。
“上次你说,这钟摆的节奏像心跳。”林老师合上书,指尖轻轻点着桌面,模仿钟摆的频率。老周头也没抬,镊子稳稳落下:“你教我的手语‘等你’,比钟摆还准——每天练二十遍,记着呢。”
苏海抱着杯热茶进来,放在工作台边的小几上:“凤姐说,老周的茶得用80度的水泡,不然涩。”茶盏是史芸画的,杯底有个小小的钟面,指针永远停在三点——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间。
汪峰拿着个旧怀表进来,表盖内侧刻着模糊的“1953”:“张大爷的传家宝,说想修好送给孙子当订婚礼物。”老周接过怀表,指腹摩挲着刻字:“这是瑞士机芯,得上特殊的油——林老师,你帮我查下说明书第17页?”
魏安从后厨端来盘刚蒸的山药,冒着热气:“老周胃不好,林老师说蒸山药养胃。”她把盘子往林老师面前推了推,“你也多吃点,上次看你脸色发白,凤姐让我盯着你吃饭。”
邱长喜举着张照片冲进来说:“老周你看!史芸把你们修钟表的样子画成插画了,旁边写着‘最好的等待,是齿轮对齿轮的默契’。”照片里,老周的镊子和林老师翻书的手指,在阳光下连成一线。
叶遇春抱着个新做的钟表模型进来,表盘上没有数字,只有手语“爱”的图案:“给你们的,史芸说,时间不用看数字,看彼此的眼神就够了。”
钟摆依旧“滴答”,老周的镊子终于对准了齿轮,“咔嗒”一声卡稳。他抬头看向林老师,两人的目光撞在一起,像两个完美咬合的齿轮——原来最好的相处,从不是追赶时间,是愿意为对方慢下来,让每个瞬间都走得扎实。
第八百九十二章:早餐摊的“专属口味”
凌晨四点的早餐摊,老张的油条在油锅里翻出金黄,他总在笸箩最底层留着两根特别焦的——那是给王阿姨留的。王阿姨的高血压忌糖,老张的豆浆永远是无糖的,上面飘着层薄豆皮,是她最爱喝的“精华”。
“昨天的糖糕你没拿。”老张把油条往王阿姨的竹篮里塞,“我让儿子从乡下捎了点麦芽糖,不甜,你尝尝。”王阿姨回递一个布包,里面是刚蒸的菜包,馅里多放了虾皮:“你孙子爱吃这个,多拿两个。”
苏海蹲在旁边帮着捡芝麻,笔记本上记着:“王阿姨的菜包要少油,老张的豆浆要带皮,每周三加个茶叶蛋——那天王阿姨去医院复诊,得补点营养。”她的字迹旁边画着个小药瓶,标注着“降压药”。
汪峰提着个保温桶过来,里面是刚熬的小米粥:“凤姐让我送来的,给你们当宵夜。王阿姨的粥里加了南瓜,老张的加了山药,都是护胃的。”他把桶放在摊边的矮凳上,凳腿缠着防滑布——上次王阿姨差点滑倒,老张连夜找的旧布缠上的。
魏安拿着两双新筷子过来,筷子头上刻着个小小的“福”字:“史芸说,你们总用竹筷,容易发霉,这是檀木的,耐用。”她把筷子往王阿姨手里塞,“你看,这双刻了‘王’,那双刻了‘张’,错不了。”
邱长喜骑着三轮车过来,车斗里是新做的招牌:“给你们换的,史芸写的‘张记早餐·王阿姨专属’,老远就能看见。”招牌底色是暖黄的,像刚出锅的油条颜色。
韩虹举着相机拍摊前的竹篮,王阿姨的篮子里永远有个小格子,放着老张的降压药;老张的围裙口袋里,总揣着王阿姨给的薄荷糖——怕他炸油条呛着。
叶遇春抱着个新做的菜单板过来,上面没有价格,只有“王阿姨:无糖豆浆+焦油条;老张:菜包+茶叶蛋”的字样:“史芸说,不用问想吃啥,记在心里最靠谱。”
油条的香气混着豆浆的热气,在晨雾里漫开。老张的手在围裙上蹭了蹭,王阿姨的竹篮把手上缠着他编的绳套——怕她勒手。原来所谓牵挂,从不是甜言蜜语,是记得对方的口味,连筷子都要刻上名字,把日子过成谁也离不开谁的习惯。
第八百九十三章:废品站的“宝贝交换”
老陈的废品站里,废纸箱堆成小山,他总在角落留着个木箱,里面是给李姐捡的“宝贝”:完整的玻璃罐(能腌咸菜)、没生锈的铁丝(能捆菜)、带盖的塑料桶(能装米)。李姐的菜摊就在隔壁,每天把卖剩的旧报纸给他,说“垫箱子防潮”。
“昨天捡着个好东西。”老陈从木箱里掏出个搪瓷盆,盆底印着“为人民服务”,“你腌萝卜正合适,比塑料盆安全。”李姐回递一把新鲜的小葱:“刚从地里拔的,你晚上蘸酱吃,配粥香。”
苏海在旁边的笔记本上画着交换清单:“搪瓷盆换小葱;铁丝换香菜;塑料桶换白菜帮(老陈喂兔子用)。”她在清单末尾画了只兔子,旁边写着“李姐说,老陈的兔子比人还精,只吃她送的白菜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