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仿佛被方志诚那句轻飘飘的话抽成了真空。
病房内,只剩下苹果被小刀划过时,那细微而清脆的“沙沙”声。
林正接过方志诚递来的苹果,果皮削得极薄,果肉上还带着清新的汁水,在灯光下晶莹剔透。这只手,稳得可怕。这份心思,也深得可怕。
他没有立刻吃,只是用指腹轻轻摩挲着苹果光滑的表面,感受着那份冰凉的、细腻的触感。他知道,这不是一个苹果,这是一份考卷。方志诚也不是来探病的,他是市委书记派来摸底的考官。
怎么回答?
说钱院长本就是个好同志?太假,连自己都不信。说他是被逼无奈,幡然醒悟?等于不打自招,承认自己手里有牌。
林正的脑中,无数个念头电光石火般闪过,最终又归于平静。他抬起头,迎上方志诚那双看似温和实则锐利的眼睛,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带着几分年轻人真诚的笑容。
“方秘书长,您这个问题,我也想了一晚上。”
他没有直接回答“是”或“不是”,而是将问题引向了自己的“思考”,这既是尊重,也是一种姿态。
“以前在基层的时候,总觉得人就是非黑即白。后来见的多了,才慢慢明白,人是很复杂的。”林正的语气很平静,像是在探讨一个学术问题,“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在灰色地带里走,不是不想向光,而是没找到方向,或者说,没有足够的力量把他从泥潭里拉出来。”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窗外,仿佛在看那片被高楼分割的天空。
“这次医院食堂的事,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很坚决,给了所有人一个明确的信号。或许,钱院长就是感受到了这份决心,看到了方向,所以才愿意把平时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扛在肩上。说到底,不是他一个人有多了不起,是市委的大气候,给了他挺直腰杆的勇气。”
这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解释了钱院长“反常”的动机——不是他个人突变,而是被市委的大政策所感召。又把所有的功劳,不着痕迹地推给了市委书记——是您的“大气候”好,才有了干部的“好榜样”。
更重要的是,他用“把他从泥潭里拉出来”这句话,隐晦地点出了钱院长之前的处境,又用“挺直腰杆的勇气”,暗示了背后存在的压力。
我什么都知道,但我什么都不说。我只按规矩办事,只谈工作,只认组织的领导。
这就是林正的答案。
方志诚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他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只是轻轻拍了拍手,像是听了一段精彩的发言。
“林市长年轻有为,看问题就是深刻。书记说的没错,我们江城的干部队伍里,是该多一些像你这样,既有冲劲,又有思想的年轻人了。”
他拿起另一个苹果,不再削皮,只是在手里慢慢地转动着。
“不过啊,光有奉献精神还不够。钱院长这次是累倒了,万幸没有生命危险。可我听说,昨天在病房里,还有公安的同志来调查取证?动静还不小。”方志诚的语气依旧随意,像是在聊一件无关紧要的八卦,“这人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时候,精神上的弦要是绷得太紧,比身体上的劳累,更容易出问题。”
来了。
林正的心里,明镜似的。这是第二层试探。
如果说刚才是在试探他的政治智慧,那么现在,就是在试探他的底牌和态度。方志诚在刻意点出“公安调查”和“精神紧张”,就是在观察他的反应,看他会不会顺着杆子往上爬,去告李建军的状,或者透露出更多关于“威胁”的细节。
林正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他咬了一口苹果,清脆的响声在安静的病房里格外清晰。
“嗯,是挺甜的。”他先是评价了一下苹果,然后才慢条斯理地咽下去,用餐巾纸擦了擦嘴角,仿佛刚刚才反应过来方志诚话里的意思。
“您说的是,钱院长的身体确实需要好好休养。至于公安同志办案,我相信他们会依法依规,客观公正。我们做行政的,不干预司法,这是原则。”林正的回答,像教科书一样标准,“至于我嘛,年轻,身体好,能扛得住。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把医院食堂这个点上的问题解决好,再把经验推广到全市的学校、机关单位,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这才是书记和市长交给我最重要的任务,别的,都是小事。”
他把“不干预司法”的原则摆在前面,堵死了方志诚继续追问的可能。又用“最重要的任务”来表明自己的工作重心,暗示自己无意陷入人事斗争的漩涡。
我只管低头做事,麻烦事,我不掺和。
方志诚转动着苹果的手,停了下来。他看着林正,看了足足有三秒钟。那目光,像一台精密的扫描仪,试图从林正那张年轻而平静的脸上,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
但他失败了。
林正的眼神清澈而坦荡,像一汪深潭,你看得见底,却又感觉深不见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亨通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亨通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