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昌走了,像一阵清风拂过,不带走一片云彩,却在林正的心湖里投下了一块巨石。
病房的门轻轻合上,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却将一个名字,如魔咒般留在了这片狭小的空间里。
赵曼丽。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林正静静地坐在床上,左手无意识地捏着罗文昌留下的那个苹果,冰凉圆润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却无法让他纷乱的思绪冷静分毫。那三个字,像三座沉重的大山,轰然压下,让他一瞬间甚至感觉有些呼吸不畅。
之前所有的迷雾,在这一刻尽数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清晰得令人心悸的权力版图。
他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一个食堂承包商的问题,会引来治安支队大队长的“深夜查房”。
为什么李建军的威胁会如此直接而有恃无恐。
为什么对方的反应会如此迅速而激烈。
原来,他不是在捅马蜂窝,他是直接一脚踹在了市委宣传部部长家的后院篱笆上。那个承包了市一院食堂的宏福餐饮集团老板赵宏,是赵曼丽的亲弟弟。
这不再是一场简单的民生问题与管理疏漏的博弈。这是一场毫无准备的遭遇战,对手是手握全市舆论导向、在江城官场经营多年、根深蒂固的实权常委。
林正低头,看着自己那只还打着石膏的右臂。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名为“势单力薄”的寒意。就像一叶扁舟,本以为只是在池塘里掀起些许波澜,却在不经意间,被暗流卷入了波涛汹涌的江海。
他下意识地调出系统面板。
【民心值:】
【官气值:3850】
那篇公众号文章带来的民心值还在缓慢而稳定地增长着,像一簇微弱却顽强的火苗,在寒夜里散发着仅有的一点暖意。
退一步,还是进一步?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浮现。
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他现在收手,对食堂的整改点到为止,不再深究背后的利益链条,甚至可以找个机会,通过钱院长向那位赵总释放一些“善意”。想必,对方也很乐意息事宁人。或许,作为回报,他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在宣传上获得赵部长的“特殊关照”,仕途之路会平坦许多。
这无疑是“聪明人”的选择。
但林正的目光,死死地盯住了面板上那串不断跳动的数字。
他想起了信访办里,张大爷那双浑浊却充满期盼的眼睛。想起了那些在公众号文章下,用最朴素的语言发泄着不满与无奈的普通市民。想起了罗文昌临走时,那句“民生无小事”的嘱托和那双温润而明亮的眼睛。
他的系统,叫“好人有好报”。它的根基,是民心。如果他今天因为对手是市委常委就退缩了,那他背弃的,不仅仅是那些相信他的群众,更是他自己赖以立身的根本。
官气会被侵蚀,民心会流失,他会变回那个刚到信访办时,一无所有、甚至连自己都看不起的林正。
不。
不能退。
林正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那股盘踞在胸口的寒意,似乎被这口气一同带了出去。他的眼神,重新变得清澈而坚定。
怕什么?
宣传部长又如何?她之所以是部长,是因为她是人民选出来的干部,她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这份权力被用来庇护亲属、侵占民利时,它就失去了合法性的根基。
而我,身后站着的,是人民。
想到这里,林正的心境豁然开朗。他不再纠结,不再畏惧。他拿起手机,再次拨通了秘书刘晓燕的电话。
“晓燕,是我。”
“市长,您有什么指示?”刘晓燕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干练。
“关于那个医院食堂的专项调研小组,我补充几点要求。”林正的语气平静如水,但内容却字字带锋,“第一,调研范围,不仅限于食堂的菜品质量,还要包括食材的采购流程、供应商的资质审核、以及历年的招投标记录。所有这些,都必须作为重点核查内容,形成书面材料。”
电话那头的刘晓燕,呼吸声似乎停顿了一下。她是个冰雪聪明的姑娘,立刻就明白了这道指令背后真正的分量。这已经不是一场“厨房革命”了,这是要深挖根源,触动利益了。
“好的市长,我记下了。”她没有问为什么,只是干脆地应了下来。
“第二,”林正继续说道,“调研小组的人员构成,除了市府办和卫健委,我建议,邀请市人大和市政协的几位代表委员加入,最好是医疗卫生界的。同时,邀请两家本地主流媒体,进行全程跟踪报道。我们要确保整个过程,公开、透明,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这第二点,更是狠辣。引入人大政协监督,再配上媒体的放大镜,等于是把这件事彻底放在了阳光底下,让任何想在暗箱里操作的手,都无处遁形。
“我明白了,市长。我马上就去协调。”
“好,辛苦了。”
挂断电话,林正将手机放在一边。他知道,自己这两通电话,无异于正式宣战。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恐怕将是狂风暴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亨通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亨通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