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带着首领们赶来祝贺,看着燃烧的新炉,眼里满是激动:“第五炼炉的落成,标志着我们联盟的冶铁技术进入量产时代!以后每个青壮都能配备钢质武器和工具,联盟的战斗力和生产效率将实现翻倍!”
与此同时,龙盟望丰原东侧的田地里,黑小豆迎来了第一次丰收!嫩绿的豆秧长得齐腰高,枝头挂满了饱满的黑小豆荚,风吹过,豆荚轻轻摇晃,发出 “沙沙” 的声响,像在诉说丰收的喜悦。
“丰收了!黑小豆丰收了!” 小禾第一个冲进田里,摘下一个豆荚,轻轻剥开,里面的黑小豆圆润饱满,泛着油亮的光泽。她身后,豆荚部落的豆禾带着族人,用青竹部落编的竹筐采摘豆荚,脸上满是欣慰。
木禾蹲在田埂上,手里捧着一把黑小豆,笑着说:“这黑小豆果然耐旱,比早粟省水一半,产量却不低,一亩地收了两百斤,十亩地总共收了两千斤!”
阿果拿着兽皮本,认真记录:“黑小豆丰收 2000 斤(记生产贡献 200 斤粟米),豆禾部落教种植技术(记技术贡献 50 斤粟米),月底一起结算!”
族人们忙碌地采摘、晾晒黑小豆,一部分留作种子,一部分煮熟晒干做成豆干,作为储备粮;还有一部分磨成豆粉,做成豆粥和豆饼,味道香甜,比粟米更有营养。“以后我们可以在戈壁和南境都种黑小豆,” 小禾对豆禾说,“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能应对干旱,联盟的粮食安全更有保障了!”
豆禾点点头,眼里满是自豪:“这是我们豆荚部落对联盟的一点贡献,以后我们会培育更多耐旱的豆种,让联盟的田地都能丰收!”
第二天一早,戈壁传来好消息:阿平带领戈壁部落的族人,成功挖好了蓄水池!蓄水池五丈宽、三丈深,底部铺着平整的石板,周围用红柳枝和黄泥加固,泉眼的水引到池里,很快就积了半池水,足够三个戈壁部落的族人饮用和灌溉。
“太好了!以后再也不用排队接水了!” 清泉部落的族人高兴地跳进蓄水池旁的浅水区,用双手捧起水,畅快地喝了起来,清凉的泉水滋润着干涸的喉咙,脸上满是幸福。
耐旱部落的族人则在试种的黑小豆地里,发现种子已经发芽了!嫩绿的芽尖从沙地里钻出来,虽然纤细,却充满了生机。“发芽了!真的发芽了!” 耐旱激动地大喊,对着阿平连连道谢,“龙盟的种子果然厉害,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怕沙暴和干旱了!”
阿平笑着说:“这只是开始!等你们加入联盟,我们会派小禾来教你们种更多耐旱作物,派沙木的徒弟来教你们冶铁,以后你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沙棘看着满满的蓄水池和发芽的黑小豆,终于彻底放下顾虑,对阿平说:“我们三个戈壁部落,自愿加入龙盟!以后每月送五十斤沙枣、三十斤耐旱豆种和十张骆驼皮,换钢工具和粮食,遵守联盟的所有规则!”
阿平高兴地拿出兽皮本,登记三个部落的贡献:“沙枣部落送沙枣 50 斤(抵 50 斤粟米)、骆驼皮 10 张(抵 20 斤粟米);清泉部落送泉水(记资源贡献 30 斤粟米);耐旱部落送耐旱豆种 30 斤(抵 30 斤粟米),合计贡献 130 斤粟米!”
当天下午,阿平带着沙棘、清泉、耐旱三位首领和二十名戈壁部落的族人,骑着骆驼和战马,朝着龙盟赶来。戈壁部落的族人第一次离开戈壁,看到龙盟的石墙、粮仓、冶铁坊和绿油油的田地,眼里满是惊叹和向往。
“龙盟太壮观了!有这么多粮食和工具,还有这么高的石墙,再也不用怕沙暴和敌人了!” 沙棘指着望丰原的田地,感慨道。
清泉则对蓄水池很感兴趣,拉着石穴询问建造技巧:“你们的蓄水池比我们挖的大得多,还不会漏水,能不能教我们?以后我们在戈壁多挖几个,就能种更多庄稼了!”
石穴笑着说:“没问题!这是我们岩穴部落的拿手活,明天就教你们,记互助贡献!”
回到龙盟后,那时在议事石屋召开了扩大议事会,新增三位戈壁部落首领参加,联盟的议事会成员达到了十七人。石桌上的兽皮地图又增添了西部戈壁的标记,联盟的疆域从东边的黑松林,到西边的戈壁绿洲,从南边的丘陵,到北边的丰牧原,面积扩大了一倍多。
“现在联盟有十九个部落,疆域辽阔,必须建立‘分区管理’制度!” 那时指着地图说,“将联盟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东区(黑松林)由青林部落负责,南境(丘陵)由豆禾部落负责,西区(戈壁)由沙棘部落负责,北区(丰牧原)由草原部落负责,中区(龙盟本部、望丰原)由龙盟本部负责;每个区域设‘区域长’,负责日常生产、防御和互助,每月向议事会汇报情况!”
首领们纷纷点头,沙棘第一个响应:“我们沙枣部落愿意担任西区区域长,保证守护好戈壁绿洲,推广耐旱作物种植,绝不辜负联盟的信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