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沙木就带着两把新做的铁弦弹弓来到广场 —— 弹弓的木柄是用硬木做的,弦是锻造区新锻打的细铁条,两端用铜铆钉固定在木柄上。“你们试试!” 沙木拿起弹弓,对着一团棉絮轻轻一弹,铁弦发出 “嗡嗡” 的响声,棉絮瞬间散开,变得蓬松起来。
林苗赶紧接过弹弓,学着沙木的样子弹棉絮,没一会儿就把一团紧实的棉絮弹得又松又软。“太好用了!” 林苗高兴地说,“比麻绳弦的弹弓快三倍,还不用总调弦,我们能早点把棉衣做好了。”
沙木笑着说:“东域分盟的锻造区也能做铁弦弹弓,我明天就去东域,教他们做 —— 林溪部落和溪谷部落也收了棉花,正好需要弹弓弹棉絮。”
果然,沙木去东域分盟的第二天,断雷就传来消息 —— 东域锻造区不仅做出了铁弦弹弓,还升级了其他工具:锻打的镰刀刃口更薄,收割棉花秆更省力;做木床的铁铆钉更粗,木床拼接得更结实。“沙木哥教我们调整了锻炉的火候,还教我们做了新的模具,” 断雷在信里写,“现在我们一天能做五把铁弦弹弓、十把镰刀,还能做二十个铁铆钉,能支援溪谷部落和石丘部落做棉衣、盖石屋。”
东域锻造区升级的同时,龙盟本部的石屋建设也迎来了收尾 —— 全盟十二个部落,每个部落都盖好了一间石屋当粮仓,龙盟的议事厅石屋也终于完工。议事厅石屋比其他石屋大两倍,墙是用青石砌的,屋顶铺着厚厚的茅草,还做了两扇木窗,窗户上糊着芦苇纸,既能透光又能挡风。
议事厅完工的那天,各部落首领都来参观,坐在石屋里的木凳上,感觉比在广场上开会暖和多了。“以前开会遇到下雨,只能在帐篷里挤着,又闷又潮,” 盐山说,“现在有了议事厅,不管刮风下雨都能舒舒服服开会,还能在里面放我们的盐样,让大家随时看。”
阿果把各部落的冬储清单挂在议事厅的墙上,又在角落放了几个陶瓮,装着岩盐、海盐和混合盐,方便大家随时取用。“以后议事厅不仅能开会,还能当‘技术交流站’,” 阿果说,“各部落有好的种植方法、工具改进,都能写在木板上挂在这里,大家互相学习。”
更让人高兴的是,岩穴部落的岩山带着三个族人来学盖石屋了。石风带着他们参观各部落的石屋,从采石、砌墙到做木梁,一步步演示:“采石的时候要选没有裂纹的石头,砌墙时泥料要抹均匀,木梁的凹槽要和石墙的凸榫正好对上,这样石屋才结实。”
岩山学得认真,还把每个步骤都画在木板上:“我们部落的山洞又冷又潮,老人孩子冬天总生病,学会盖石屋,我们就能住上暖和的房子了。等我们盖好了石屋,还要教北边其他的小部落,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到了九月,龙盟的新棉衣终于做好了。广场上举办了 “新衣宴”,族人们都穿上了新棉衣 —— 成人的棉衣是深褐色的,用野果染的布做面子;孩子的是浅灰色的,上面还绣了简单的花纹。山娃子穿上新棉衣,蹦蹦跳跳地在广场上跑,一点都不冷:“太暖和了!比兽皮舒服多了!”
篝火旁,阿果看着族人脸上的笑容,对那时说:“你看,我们的岩盐用上了,棉花收了,石屋盖好了,东域的锻造区也升级了,今年冬天,大家肯定能过个安稳年。”
那时望着东边的夜空,东域分盟的方向应该也亮着篝火,族人们正在穿新棉衣、住新石屋。“这只是开始,” 那时说,“明年我们要种更多的棉花,盖更多的石屋,还要教东域和岩穴部落种粟米、水稻,让所有跟我们合作的部落,都能吃饱、穿暖、住安稳。”
篝火的光芒映在每个人的新棉衣上,温暖而明亮。族人们围在一起,吃着岩盐腌的肉干,喝着草药茶,聊着明年的计划 —— 山魁说要多猎些猎物,腌起来送给东域分盟;林苗说要教岩穴部落辨认草药,帮他们治病;沙木说要在东域建更大的锻造区,做更多的新工具。
龙盟的故事,在这个丰收的秋天,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页写着 “收获”,写着 “安稳”,写着一群来自不同部落的人,用双手把原始的土地变成了家园,把陌生的族人变成了亲人。而未来,还有更多的部落会来到这里,更多的故事将被书写 —— 关于希望,关于团结,关于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不会停止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日子里,龙盟会把弹好的棉絮分给各部落,让大家抓紧做剩下的棉衣;东域分盟会把新锻打的工具送到溪谷和石丘部落,帮他们完成冬储;岩穴部落的族人会跟着石风,在自己的部落里挖地基,准备盖第一间石屋;而那时和阿果,会开始制定明年的种植计划,打算在东域分盟也开垦粟田和棉田,让东域的族人也能吃上自己种的粮食,穿上自己种的棉花做的衣服。冬天快要来了,但龙盟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冬天,会是最温暖、最安稳的一个冬天。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