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浪看着龙盟族人雷厉风行的样子,心里又暖又愧:“我们跟龙盟素不相识,你们却这么帮我们…… 以前遇到的部落,要么抢我们的东西,要么不理我们,还是龙盟好。”
阿果笑着递过一碗草药茶:“龙盟本来就是互相帮衬的,你们遇到困难,我们自然要帮。等船修好了,跟我们说说盐部落的事,我们也想换些盐,冬天腌肉用。”
河浪接过茶碗,一饮而尽:“盐部落的人很好,就是离得远,要走五天大河。他们晒的盐是白的,比我们用的草木灰咸多了,腌肉能存更久。不过他们缺铜铁工具,每次换盐都要我们带些木头、芦苇过去,要是你们有铜铁工具,肯定能换更多盐。”
这边阿果和河浪聊着,那边沙木一行人已经到了浅滩。东河部落的五个族人正守在船边,看到河风带着人来,赶紧迎上来。沙木蹲在船尾,仔细查看裂缝:“裂缝不算深,但是长,得先把裂的木板拆下来,换块新的,再用铜铁铆钉固定,最后用树脂封边,这样才不会漏水。”
黑铁拿起铜铁锯,对着山魁带来的杨木比划:“这杨木够粗,锯成两尺宽、两丈长的木板,正好能换船尾的裂板。山里,你跟我一起锯,注意别锯歪了。”
山里握紧锯柄,跟着黑铁的节奏往下拉 —— 虽然是第一次锯这么粗的木,却学得很快,锯齿在木头上留下整齐的痕迹。“黑铁哥,这样锯对吗?” 山里问,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流。黑铁点点头:“对!再慢点心,别着急,锯直了才能用。”
沙木则在旁边熬树脂 —— 是从山林里的橡树上采的,加热后会变得粘稠,是补船的好材料。他把树脂倒进陶碗里,用炭火慢慢加热:“等下固定好木板,就把树脂涂在缝隙里,干了之后比黏土结实,还防水。”
河风带着东河部落的人帮忙递工具,东河部落的一个叫河鱼的青年,擅长修船,主动给沙木指船身的结构:“这船是我们首领亲手做的,本来能装十个人,这次装了太多野果,才会在浅滩撞坏。你们看,这里的龙骨是用老松木做的,特别结实,就是船尾的木板薄了点。”
沙木顺着他指的方向看,果然龙骨很粗,他笑着说:“下次做船,船尾的木板用两寸厚的,再用铜铁铆钉固定,肯定不容易坏。等回去我给你们锻几把铜铁凿,你们修船、做船都方便。”
河鱼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我们的石凿总坏,每次修船都要磨半天,有铜铁凿就省劲多了!”
大家合力忙到傍晚,终于把船修好了。新换的杨木板用铜铁铆钉牢牢固定在船尾,缝隙里涂满了树脂,在夕阳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沙木让人往船里倒水,试了试,果然没漏水。“成了!” 沙木擦了擦汗,“明天你们就能走了,要是再遇到问题,就来龙部落找我们。”
河浪赶到浅滩时,正好看到修好的船,激动得握着沙木的手:“谢谢!太谢谢你们了!这船比以前还结实!我们东河部落欠龙盟一个人情,以后你们有需要,尽管开口!”
回到龙部落时,广场上已经摆好了晚饭。水伯和东河部落的人聊得正欢,水伯手里拿着一张渔网,给河浪演示:“这是我们龙盟的诱鱼网,用藤条编的,网眼比你们的密,能捕到更多小鱼,还不容易破。” 河浪接过渔网,仔细摸了摸:“这网编得真好!我们的渔网总破,下次换盐的时候,能不能跟你们换几张?”
水伯笑着说:“不用换!下次来给我们带点东河的鱼卵就行,我们想试试孵小鱼,冬天也能有鱼吃。”
晚饭很丰盛:烤银鳞鱼是东河部落刚捕的,新鲜得很;芦苇包饭里加了东河部落带来的野果干,甜丝丝的;陶瓮里煮的野菜汤,放了点草木灰提味,虽然不如盐咸,却也鲜香。东河部落的族人吃得狼吞虎咽,河鱼一边吃一边说:“这饭比我们部落的麦饼好吃多了!要是能天天吃,我都不想走了!”
饭后,那时召集各部落首领和河浪在石屋议事。石屋里的木桌上,摆着阿果画的大河流域图,上面用炭笔标着龙盟、大河部落、东河部落的位置,还有河浪标注的 “盐部落” 方向。“河浪首领,你们去盐部落换盐,每次要带多少东西?盐部落大概有多少人?” 那时指着地图上的盐部落位置问。
河浪凑到地图前,用手指着说:“我们每次带二十捆芦苇、十根粗木、五张兽皮,能换十斤盐。盐部落大概有六十多个人,青壮三十个左右,大多用石制工具,只有首领有一把铜铁刀,是以前跟西边的部落换的。他们住在盐滩旁边的石屋里,冬天也不冷。”
阿果在旁边补充:“我们可以准备些铜铁工具,比如铜铁凿、铜铁斧,再带些鞣好的兽皮、编好的竹筐,肯定能换更多盐。冬天腌肉、腌鱼都需要盐,有了盐,冬储能存更久。”
沙木也说:“我可以锻十把铜铁凿、五把铜铁斧,盐部落肯定需要。要是他们愿意,我们还能教他们做铜铁工具,以后换盐就更方便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