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宫城的晨光,总是先透过紫微殿的琉璃瓦,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开皇二十年(600年)的春日,年仅七岁的南阳公主穿着绣有鸾鸟的锦裙,攥着父亲杨坚赏赐的玉如意,踮脚望着殿外——那里,她的二哥杨广正陪着母亲独孤伽罗赏花,笑语隔着雕花窗棂飘进来,像檐角的铜铃般清脆。彼时的她还不知道,这场看似寻常的家庭聚会,将悄然改写她的一生,而她金枝玉叶的命运,终将在时代的洪流中碎成满地微光。
南阳公主是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的嫡出女儿,隋炀帝杨广的同母姐姐。在隋朝初年“一夫一妻制”近乎严苛的皇室风气中,她自出生起便享有无可比拟的尊荣。史载她“美姿容,有殊色”,更难得的是兼具才情与德行——五岁时便能背诵《孝经》,七岁时随母亲到洛阳西苑礼佛,见寺中僧人衣食匮乏,便主动将自己的珍宝首饰悉数捐献,连独孤皇后都惊叹:“此女有佛心,非寻常帝女可比。”
开皇年间的洛阳,是隋朝仅次于长安的政治中心。南阳公主的童年,多在洛阳宫与西苑度过。她不像其他公主那般沉迷于锦衣玉食,反而常跟着父亲杨坚处理政务。一次,杨坚在朝堂上与大臣争论是否要减免河南诸州的赋税,退朝后仍眉头不展,年仅十岁的南阳公主竟在旁轻声说:“父皇,儿臣昨日随母妃出宫,见城外农夫春耕时连种子都稀缺,若赋税能缓征半年,秋收后他们定能安心纳粮。”杨坚闻言大喜,当即采纳了她的建议,河南百姓因此感念其德,私下称她为“小圣人”。
随着年龄增长,南阳公主的才名传遍朝野。她精通音律,曾依南朝曲谱改编《玉树后庭花》,褪去靡靡之音,添入北方草原的雄浑之气,杨坚听后赞道:“此曲可作皇家宴乐之典,不输《秦王破阵乐》。”她还擅长书法,临摹王羲之《兰亭集序》几可乱真,洛阳城中的贵族女子纷纷效仿她的字体,称“南阳体”。
不过,最让皇室看重的,是她的“孝行”。独孤皇后晚年多病,南阳公主亲自侍奉汤药,衣不解带三月有余。一次皇后高热不退,太医说需用人乳为引,公主二话不说召来乳母,亲自守在药炉旁熬制,直到皇后体温下降才敢合眼。杨坚得知后,特意下旨赏赐她“锦缎千匹,良田百顷”,并在洛阳为她修建了“孝德宫”,以彰显其德行。
这样一位集美貌、才情与德行于一身的帝女,婚姻自然牵动着整个朝堂的神经。开皇二十年(600年),杨坚废黜太子杨勇,立杨广为新太子,南阳公主的身份愈发尊贵。次年,在独孤皇后的主持下,她嫁给了权臣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宇文家是北周旧贵族,宇文述辅佐杨广夺嫡有功,两家联姻既是政治联盟,也被时人视为“金玉良缘”。
婚礼当日,洛阳城万人空巷。南阳公主乘坐的翟车(古代公主专用车驾)由十二匹白马拉动,车厢镶嵌着珍珠玛瑙,沿途撒下的铜钱让百姓争相捡拾。宇文士及身着紫袍玉带,骑着高头大马,容貌俊朗,与公主并肩而行,宛如画中之人。婚礼仪式在洛阳太庙举行,杨坚与独孤皇后亲自为女儿主持,礼仪之隆重,创下了隋朝公主出嫁的纪录。
婚后的南阳公主,并未沉溺于享乐。她深知宇文家与杨家的政治捆绑,始终以“贤妻”标准要求自己。宇文述晚年患病,她亲自到府中侍奉,端茶送药从不假手他人;宇文士及的兄长宇文化及贪财好利,常向公主索要珍宝,她虽不赞同,却总能委婉拒绝,既保全了夫家颜面,又坚守了原则。史载她“驭下有恩,治家严谨”,宇文府上下对这位公主夫人既敬畏又爱戴。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作为皇帝的同母姐姐,南阳公主的地位达到顶峰。杨广对这位姐姐十分倚重,不仅加封她为“南阳大长公主”,还常召她入宫商议政事。彼时杨广正下令营建东都洛阳,工程浩大,劳民伤财,南阳公主多次劝谏:“陛下,洛阳虽为天下之中,但百姓刚经历战乱,宜休养生息,若急于营建,恐生民怨。”杨广虽未完全采纳,却也放缓了工程进度,减免了周边州县的徭役。
这一时期的南阳公主,无疑是隋朝最耀眼的女性。她有疼爱她的皇帝弟弟,有温顺体贴的丈夫,还有一个聪慧可爱的儿子宇文禅师(小名“罗儿”)。每当春日,她会带着儿子到洛阳西苑的积翠池泛舟,看着罗儿在船头追逐蝴蝶,听着远处传来的丝竹之声,她总觉得这样的幸福会延续一生。却不知,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已在江都的龙舟旁悄然酝酿。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瓦岗军、窦建德等势力割据一方,而隋炀帝却执意离开洛阳,前往江都(今江苏扬州)巡游。临行前,南阳公主曾哭着劝谏:“陛下,东都乃国之根本,若离此远去,恐人心离散。”杨广却拂袖道:“朕为天子,天下皆朕之土,江都富庶,可暂避乱局,待局势稳定再回洛阳不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