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晨光把乡间小路染成暖金色,庞老太骑着永久牌自行车走在前面,车铃“叮铃铃”响得清脆,霞姿月韵的锦缎夹袄在风里微微扬起,金手镯随着车把转动闪着细碎的光。庞老实跟在旁边,宝蓝棉袍穿得板正,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两人的换洗衣物,步子迈得稳稳的,时不时抬头看看自家婆娘的背影,眼里满是温和。
“婆娘,慢点骑,这路有点颠。”庞老实见她骑得欢,忍不住叮嘱。
“怕啥?我骑车的手艺早就练熟了!”庞老太回头笑了笑,车把稳得很,“咱们早点到县城,先找个客栈落脚,再去张大户家附近看看,别错过了热闹。”
两人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路过一个集镇,正好遇到邻村赶集的王大娘。王大娘一眼就看到了威风凛凛的庞老太,眼睛都直了,连忙上前拦住:“春燕!你这是要去哪啊?骑的这自行车可真洋气!”
“去县城逛逛,我娘家外甥在那边办事,约了见一面。”庞老太稳稳停下车,下巴微微扬起,“这自行车是我京城的表侄送的,城里都稀罕得很呢。”
王大娘伸手摸了摸自行车的车把,又瞅了瞅庞老太的锦缎衣服和金手镯,羡慕得不行:“你可真有福气!穿的是锦缎,戴的是金镯子,还骑上了自行车,咱们这十里八乡,就属你最体面!”
“都是娘家亲戚惦记着。”庞老太嘴上说得平淡,心里却美滋滋的,又寒暄了两句,便骑着自行车继续赶路,留下王大娘在原地啧啧称赞。
快到晌午的时候,两人终于进了县城。县城比村里热闹多了,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卖菜的、卖小吃的、剃头的、说书的,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庞老太骑着自行车穿行其中,引来不少路人的目光,有好奇的,有羡慕的,还有打听自行车在哪买的,她都只是淡淡一笑,不搭理——她庞老太的东西,哪用得着跟外人解释来路?
庞老实看得眼花缭乱,紧紧跟在她身边,生怕走散了:“婆娘,咱们先找个地方住下吧?”
“嗯,前面那家‘悦来客栈’看着不错,就住那。”庞老太指了指不远处一家挂着红灯笼的客栈,心里盘算着,得先拿点大洋当房费。她趁庞老实去拴自行车的功夫,悄悄走到墙角,意念一动,从系统空间里摸出五块大洋揣进兜里——没敢多拿,这S级瓜的奖励还没到手,先拿点够花的就行,剩下的以后慢慢提。
两人走进客栈,掌柜的见庞老太穿着体面,还骑着自行车,连忙热情地迎上来:“这位大娘,大爷,是要住店吗?我们这儿有上好的单间,干净又清静。”
“给我们开两间相邻的单间,再准备两个小菜,一碗红烧肉,一碗青菜豆腐汤。”庞老太掏出两块大洋拍在柜台上,声音洪亮,“先付押金,剩下的退房时结。”
掌柜的见她出手阔绰,更是殷勤,连忙让人领着他们上楼,又吩咐后厨赶紧做菜。
进了房间,庞老太把披风脱下来搭在椅背上,对庞老实说:“你先歇会儿,我去张大户家附近看看,摸清路数,免得明天找不到地方。”
“我跟你一起去!”庞老实连忙站起来,“县城里人多眼杂,我跟着你,也好有个照应。”
庞老太想了想,点了点头:“也行,跟紧我,别乱跑。”
两人出了客栈,一路打听着找到张大户家。张大户家果然气派,朱红大门,高大气派的院墙,门口已经挂起了红灯笼,贴着大红喜字,几个伙计正忙里忙外地布置,显然是在为明天的婚礼做准备。
“果然是大户人家,场面就是不一样。”庞老太远远地站着,假装看热闹,心里却在盘算着,明天怎么混进去。
“婆娘,咱们要不要再靠近点看看?”庞老实问。
“不用,看得太近容易引人怀疑。”庞老太拉着他往回走,“咱们先回去吃饭,明天早点来,就说我是张大户远房的亲戚,来贺喜的,保管能进去。”
回到客栈,饭菜已经端上来了。一碗红烧肉炖得色泽红亮,香气扑鼻,肥肉相间,看着就下饭;一碗青菜豆腐汤,清爽可口。庞老太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肉质软烂,肥而不腻,味道好极了。
吃着吃着,她忽然想起家里的孩子们,好久没吃肉了,估计都馋坏了。她放下筷子,对店小二说:“小二,麻烦你拿个干净的油纸包,给我打包几块红烧肉,再舀点肉汤。”
“好嘞!”店小二连忙应道。
庞老实愣了一下:“婆娘,你打包这个干嘛?”
“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庞老太淡淡地说,“咱们老两口在县城吃香的喝辣的,也不能忘了家里的小辈,给他们赏口肉汤喝,也让他们解解馋。”
她虽然自私,凡事先紧着自己,但作为家里的主心骨,也知道该给孩子们一点甜头,这样家里才能更和睦,没人敢真正跟她对着干。
店小二很快就把打包好的红烧肉和肉汤递了过来,庞老太接过,放在一边,继续吃饭。吃完饭,两人回到房间,庞老实累了,坐在椅子上休息,庞老太则借口去院子里透气,悄悄走到客栈后院的角落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