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在西凉的狂飙突进,如同一块巨石砸入本就暗流汹涌的天下棋局,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每一个角落。
彭城朝廷在短暂的振奋后,立刻被更深的忧虑所笼罩——曹操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且完全出乎意料。
他并未选择正面强攻张飞重兵布防的司隶一线,而是采纳了谋士贾诩“声东击西,批亢捣虚”的毒计。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西凉战事和北疆吕玲绮的捷报所吸引时,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惇,率五千精锐骑兵,自长安悄然出发,避开朝廷在函谷关的防线,利用对司隶地形的熟悉和少量内应的指引,如同幽灵般穿过陉道,突然出现在司隶腹地!
目标,直指刚刚收复不久、防御尚显薄弱的洛阳!
几乎与此同时,曹操亲率大军主力,大张旗鼓做出强攻函谷关的态势,牢牢牵制住了张飞的主力。
而镇守长安的夏侯渊,也加大了对武关的压力,使得司隶西部的守军不敢轻易东援。
夏侯惇出兵迅猛诡谲。
他避开沿途城邑,昼伏夜出,以惊人的速度直插洛阳。
等到洛阳守将发现敌情,仓促闭门迎战时,夏侯惇的铁骑已经兵临城下!
洛阳城头,烽火再起!
告急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向彭城,字里行间充满了惊恐与绝望。
司隶,这块插入中原腹心的战略要地,瞬间到了沦陷的边缘。
消息传回彭城,朝野震动!
谁也未曾料到,曹操在遭遇西凉挫折、北疆使者被截杀后,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如此果断地发动了如此凌厉的反击,直插朝廷心腹之地!
麟德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蔡琰,听着殿外臣工们惊慌失措的议论,感受着腹中因她情绪波动而传来的不安胎动,强行压下翻涌的气血。
她知道,此刻自己绝不能乱。
“慌什么!”
她的声音透过大殿,清冷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殿内的嘈杂,
“夏侯惇孤军深入,乃兵行险着!
洛阳城坚,岂是五千骑兵旦夕可下?”
她目光转向殿下肃立的诸葛亮:
“孔明,你以为当下该当如何?”
诸葛亮面色凝重,但眼神依旧冷静。
他快步走到司隶舆图前,语速快而清晰:
“主公明鉴!
夏侯惇此举,意在乱我腹心,迫我西线、北疆回援,其势虽凶,然确为孤军!
其致命之处,在于粮道!
其自长安而来,翻越太行,补给必然艰难,难以持久!”
他手指点向洛阳周边:
“当务之急,有三。
其一,严令洛阳守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待援!
深沟高垒,消耗敌军锐气。
其二,令张飞将军,不必与曹操主力在函谷关纠缠,可分派精锐骑兵,东进,穿插至荥阳、成皋一带,威胁夏侯惇侧后,断其归路与可能的补给线!
其三,速调驻防宛城之郝昭部,北上驰援洛阳!
同时,传令并州张合,严密监视司隶方向,防曹操后续援军!”
这套应对策略,核心在于“固守要点,断其粮道,四面合围”,精准地抓住了夏侯惇孤军深入的弱点。
庞统、徐庶等人闻言,纷纷点头,混乱的思绪逐渐被理顺。
“便依孔明之策!”
蔡琰当即决断,“八百里加急,传令各方!告诉洛阳守将,守城有功者,封侯!失城者,提头来见!”
然而,军情如火,内部的暗流却并未因外敌压境而平息。
就在调兵遣将的命令发出不久,太常卿王朗竟联合数名宗室老臣,于宫门外求见,名义上是“关切陛下龙体,忧心国事”,言语间却再次提及“国本为重”,暗示在如此危难之际,应请皇帝陛下(刘协)临朝听政,以示“君臣一心,共渡时艰”,甚至隐晦提及“蔡琰身怀六甲,不宜过度操劳”。
这几乎是在公然质疑蔡琰的执政合法性,试图利用外患和她的孕事,将她架空!
蔡琰闻报,怒极反笑。
她深知,这些老臣背后,未必没有曹操的影子,至少也是被曹操的攻势吓破了胆,或是想趁机攫取权力。
“告诉他们,皇帝很好!
前线将士正在浴血奋战,陛下与本宫在后方,更当稳定朝局,统筹全局!
皇帝陛下乃天下共主,自有静养祈福之责,不必亲涉险地!”
她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对方的请求,并严令宫卫,无她手谕,任何人不得惊扰皇帝“静养”。
处理完这波政治暗箭,蔡琰感到一阵疲惫袭来,小腹也传来隐隐的不适。
她强撑着,召来心腹御医和宦官,严令加强对自身和皇帝住所的护卫与监控,绝不能让内部出现任何乱子。
而此刻的诸葛亮,在总揽军政、调兵遣将的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了朝堂上这股暗流。
他一方面加紧处理军务,另一方面,则暗中指示庞统、徐庶等人,加强对那些蠢蠢欲动官员的监视和压制,同时以主公名义,连发数道安民告示和激励军心的檄文,强调朝廷上下团结一心,定能破此危局,试图将舆论引导到对抗外敌上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