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玲绮率领的精骑如同投入草原的匕首,其动向与结果尚需时间才能传回。
然而,西北凉州方向,却先一步炸响了惊雷。
被朝廷秘密使者郭模成功联络并许以“征西将军”、凉州牧虚衔及大量军械钱粮支持的马超,如同被压抑已久的火山,轰然爆发。
他凭借其在羌人中的巨大声望和复仇的怒火,整合了部分忠于他的旧部以及数个对韩遂统治不满的羌族部落,自陇西骤然起兵!
马超用兵,深得其父之遗风,骁勇绝伦,更兼骑兵来去如风。
他避开了韩遂重兵布防的东南一线,采取迂回穿插战术,自洮西而出,昼夜兼程,直扑韩遂势力相对薄弱的金城,西平郡!
韩遂本就年老,近年来对部下控制力下降,内部矛盾丛生。
面对马超这突如其来、势若疯虎的猛攻,仓促之下难以组织有效抵抗。
加之郭模暗中活动,散布韩遂“欲投曹操,出卖凉州”的谣言,更使得韩遂军心浮动,部分羌族将领甚至临阵倒戈。
短短一月之内,凉州西部烽烟遍地。
马超连战连捷,阵斩韩遂麾下大将数员,攻克金城,兵锋直指西平!
韩遂狼狈不堪,率残部退守武威,依靠城池苦苦支撑,昔日雄踞凉州的声势一去不返。
马超则迅速占据了凉州西部大片土地,虽未能尽全功,却已然成为凉州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如同一颗钉子,牢牢楔入了曹操试图经营的西部战略区。
捷报以六百里加急送入彭城时,正值朝会。
当使者高声宣读马超“仰赖天威,赖陛下洪福,克复金城,斩获无算,韩逆望风披靡”的报捷文书时,整个麟德殿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喧哗!
成功了!
朝廷在西部投下的这步险棋,竟取得了远超预期的辉煌战果!
这不仅沉重打击了韩遂,更极大地震慑了蠢蠢欲动的秃发树机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曹操的目光。
端坐于下首的蔡琰,听着殿外的喧腾,一直紧绷的心弦稍稍一松。
马超的胜利,如同在阴霾的天空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让她看到了破局的希望。
她轻轻抚摸着微隆的小腹,感受着那份日益明显的胎动,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这个孩子,似乎真的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气运。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朝堂之上的暗流,随着这突如其来的大胜,也开始变得汹涌。
以司徒赵温、光禄勋郗虑等为代表的一部分老臣,在散朝后联名上表,言辞恳切地“恭贺陛下,主公得此良将,西陲暂安”,但紧接着话锋一转,便提及“国本为重”,言及“主公身系社稷,今有孕在身,乃天佑我大汉”,进而委婉提出,应“早定名分,以安天下臣民之心”,暗示应尽早明确君主的地位,甚至有人隐晦提及应“诏告天下,普天同庆”。
这看似是关心国本,实则是在试探,是在利用蔡琰怀孕和马超大胜带来的“祥瑞”气氛,试图将继承人的问题摆上台面,进而影响未来的权力格局。
他们背后,未必没有那些对蔡琰女子称制、诸葛亮权柄日重心存疑虑的势力的影子。
与此同时,另一股声音则在诸葛府袛周边悄然汇聚。
一些通过科举晋升、深受诸葛亮提拔的少壮派官员,以及部分与荆州、益州有渊源的士人,则开始私下议论,认为马超此胜,证明了诸葛亮“西连之策”的高明,朝廷当继续倚重,巩固西线胜果,甚至有人开始将诸葛亮比作辅佐高祖定天下的张良、陈平。
两股暗流,一者指向未来的继承权,一者指向当下的权力核心,虽未公开冲突,却已让敏感的朝臣们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蔡琰在深宫之中,通过刘晔的“暗部”和忠于她的宦官,对这些动向洞若观火。
她冷笑一声,对侍立在侧的诸葛亮道:
“孔明,看来有些人,是见不得朝廷安稳几日。”
诸葛亮神色平静,躬身道:
“主公,此乃常情。
马超之胜,如巨石投水,焉能无波?
西凉之事,需善加引导,使其利大于弊。
至于朝中议论……”
他略一沉吟,“亮以为,可顺势而为,亦需加以制衡。”
“哦?如何顺势?又如何制衡?”
蔡琰饶有兴致地问。
她发现,诸葛亮在处理这类复杂的政治平衡时,手段也愈发老练。
“马超新胜,气势正盛,然其性如烈火,未必甘久居人下。
朝廷当厚加赏赐,正式册封其‘征西将军’,令其总督收复之凉州西部诸郡军事,使其与韩遂残部、乃至可能东窥的曹操势力互相消耗。
同时,需派能臣干吏随之,名为辅佐,实为监军、理财、安抚地方,逐步将新政推行于西凉,将其真正纳入朝廷体系。此乃‘顺势’。”
“至于朝中,”诸葛亮继续道,
“对于关心国本之老臣,主公可示以宽和,言‘此乃天赐,吾心甚慰,然国事维艰,诞育之后,自有法度’,暂且安抚,不予明确表态,以拖延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