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麟德殿的晨钟被紧急的战鼓声打断。
文武百官不及细想,皆匆匆整束衣冠,疾步涌入大殿。
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紧张,大婚的喜庆余温早已被来自北疆的凛冽寒风吹散。
蔡琰端坐于上首,身着玄色常服,神色冷峻。
诸葛亮立于御阶之下,虽依旧是那副从容姿态,但微微蹙起的眉头和紧握羽扇的手指,显露出他内心的凝重。
这对新婚夫妇,在结合后不久,便要共同面对着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
“雁门急报,诸卿都已知晓。”
蔡琰的声音清冷,不带一丝波澜,却自有一股慑人的威仪,
“吕布悍然犯境,阴馆失守。
此獠反复无常,今受曹操蛊惑,再为祸乱,实乃国之大贼!”
“主公!”
张飞须发皆张,第一个出列,声若洪钟,
“末将请令,率本部兵马北上,定要将那三姓家奴擒来,碎尸万段!”
“末将愿往!”
“末将亦愿往!”
一时间,请战之声此起彼伏,武将们群情激愤。
诸葛亮待众人稍静,方才出列,羽扇轻摇,声音沉稳:
“诸位将军忠勇可嘉。
然,吕布此次突袭,蓄谋已久,其兵锋正锐,且据雁门险要。
我军若仓促迎战,易中其埋伏。
更兼曹操在西虎视眈眈,若我军主力皆被吸引于北疆,其趁虚而入,如之奈何?”
他转身向蔡琰一揖:
“主公,亮以为,吕布此来,意在牵制,而非决战。
其孤军深入,粮草补给必难持久。
我军当以‘稳’字当头。”
“如何稳法?”
蔡琰问道,目光与诸葛亮交汇,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断与信任。
“其一,”诸葛亮侃侃而谈,
“令张合将军严守现有防线,扼守井陉、飞狐等要道,阻止吕布继续南下或东进,将其困于雁门一隅。
同时,多派斥候,严密监视吕布动向及粮道。”
“其二,命毛玠、吕玲绮将军,加大力度招抚、策反草原部落,尤其是那些曾被吕布胁迫或与之有隙者,断其外援,扰其后方。”
“其三,”他目光转向张飞等将,
“翼德将军忠勇,可率三万精锐,自冀州北上,并非直扑雁门,而是进驻常山、中山一带,与张合部形成犄角之势,遥相呼应,震慑吕布,使其不敢妄动。
同时,严密监视太行各陉,防曹操自并州西侧派兵接应。”
“其四,西线徐晃、高览所部,戒备等级提升至最高,做出随时可能进攻潼关的姿态,令曹操不敢轻举妄动。”
“其五,速派使者,持主公与亮之手书,再往江东,向孙权陈明利害,北疆有变,朝廷仍有余力关注东南,促其尽快从荆州退兵,以免两线作战。”
这是一套极为周全的策略,以防御和威慑为主,调动而不浪战,孤立吕布,稳定全局。
既回应了吕布的挑衅,又避免了被曹操牵着鼻子走。
蔡琰听罢,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便依孔明之策。诸将各依令行事,不得有误!”
“诺!”众将轰然应命。
战略既定,整个王朝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应对危机,章武新政打下的根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户曹尚书陈宫坐镇中枢,依据新完善的户籍与田亩档案,迅速核算出北疆及西线大军所需的粮秣数额。
得益于过去数年屯田制的推广和漕运体系的梳理,河北、中原各地的官仓储备相对充足。
一道道调粮命令通过新建的驿传系统迅速下发,无数粮车在官道上络绎不绝,汇聚成支撑前线的生命线。
工曹格物院更是灯火通明。
虽然那原始的“增压喷射”技术尚不成熟,无法投入实战,但对现有“猛火油”的提纯和“神火罐”、“火龙箭”的制造却加快了速度。
一批批威力更甚从前的火器被秘密运往前线,尤其是张合和张飞部。
同时,利用初步改进的“炼钢法”打造的兵甲,也开始优先装备北调的精锐,其防护与杀伤力,让久经沙场的老兵也为之咋舌。
科举制度选拔出的寒门官员,在此刻也展现了其价值。
他们缺乏根基,执行力强,被大量派往后勤转运节点、新安抚的地区担任佐贰官,确保政令畅通,物资调配高效,减少了以往常见的推诿和贪腐。
北疆战场,局势很快如同诸葛亮所预料的那般陷入了僵持。
吕布占据雁门,试图引诱朝廷大军前来围攻,以便利用骑兵优势野战。
但张合谨守命令,凭借地势,深沟高垒,任凭吕布如何挑衅,只是固守。
张飞率领的援军进驻常山,稳如磐石,与张合遥相呼应,如同一把钳子,牢牢夹住了吕布可能的扩张路线。
吕布几次尝试出击,皆被严阵以待的守军依托工事和犀利的弩箭、以及偶尔使用的“神火罐”击退,损失不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