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与刘晔领命,匆匆离去,殿内只剩下摇曳的烛火与相对无言的郭嘉、蔡琰。
蔡琰默默起身,走到一旁的小炉边,将一直温着的汤药倒入碗中,端到郭嘉面前。
药汁黝黑,散发着浓烈的苦涩气味。
“奉孝,”她的声音很轻,带着难以掩饰的疼惜,
“你以病情示弱于外,诱使袁曹轻敌躁进;
又以暗线离间于内,使其互相猜忌,步步惊心。
此局若成,则北方三分之势初定,朝廷可获喘息之机,甚至有望扭转乾坤。只是……”
她望着郭嘉在灯光下更显瘦削的侧脸和泛着不正常潮红的颧骨,
“如此殚精竭虑,算尽人心,恐……恐非长寿之兆。”
郭嘉接过药碗,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清俊却疲惫的眉眼。
他没有立刻喝药,只是捧着那微烫的陶碗,感受着那一点稀薄的暖意。
“棋至中盘,落子无悔。”
他的声音有些飘忽,带着看透世情的淡然,
“袁本初、曹孟德,皆当世之枭雄,麾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
朝廷新立,根基未稳,若不行奇谋,不蹈险径,何以在夹缝中求生,何以挽狂澜于既倒?”
他忽而侧过头,对着蔡琰微微一笑,那笑容在灯下竟有几分虚幻,
“况且,在送袁本初一份‘退兵大礼’之前,嘉尚有一件小礼物,要先行送给咱们的曹司空。”
“礼物?”蔡琰微怔。
郭嘉放下药碗,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解开系绳,里面是一方玄铜铸造的官印。
印钮为猛虎蹲踞之形,印文清晰——【司隶校尉】。
“此印,乃是仿制昔日董昭任司隶校尉时所持官印。”
郭嘉指尖摩挲着冰凉的印身与虎钮上细致的纹路,语气带着一丝嘲弄,
“司隶校尉,旧制,督司隶七郡,监察百官,掌京畿防务,权柄极重。
董卓、李傕皆曾自领此职以揽权。
今,朝廷当顺应时势,重设此职。”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剑:
“择一心腹干吏,持此印信,以天子使者身份,堂堂正正赴雒阳,‘协助’曹司空整顿司隶秩序,安抚流民,肃清余孽。”
蔡琰愕然:“曹操正欲独吞司隶,岂会容朝廷派人插手?他定然不会接受!”
“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郭嘉嘴角那丝冷峭的弧度再次浮现,
“此印一出,便是明告天下:
司隶,乃汉室之疆土,非他曹氏之私产!
若曹操悍然拒印,便是公然抗旨,形同叛逆,其‘奉天子’之大义名分瞬间崩塌,天下有志之士皆可共讨之;
若他被迫接印,则名义上,司隶诸郡守、诸将,皆需受朝廷节制,听从此‘司隶校尉’之调遣。
我便可借此名义,在司隶安插人手,调动资源,掣肘其行动。
此,乃堂堂正正之阳谋,专为破解他‘暗度陈仓’之诡计!”
殿外,雨声不知何时又变得密集起来,敲打着屋檐,如同万马奔腾。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急促、甚至显得有些慌乱的马蹄声,猛地撕裂了雨幕,由远及近,直冲宫门而来!
一名哨探浑身湿透,水珠顺着甲胄不断滴落,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入殿内,也顾不得礼仪,双手将一份被雨水和血水浸染得字迹模糊的帛书高高举起,声音因惊惧而颤抖:
“八百里加急!北线……北线密报!袁绍……袁绍遣密使携黄金千镒、河北良马三百匹,已秘密抵达许昌,欲……欲与曹操结盟,共分河内!”
烛火被闯入的疾风带的剧烈摇曳,在郭嘉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
他闻言,非但没有惊怒,反而抚掌,发出了一阵低沉却畅快的大笑,笑声中带着尽在掌握的傲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来得正好!袁本初啊袁本初,你终究是耐不住性子了!”
他推开手边那碗已然微凉的汤药,提笔蘸饱了浓墨,在舆图之上,司隶与河内那犬牙交错的交界处,用力地、重重地画下了一个圈,墨迹淋漓,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杀伐之音——
“下一步,便让这二虎竞食之局,彻底化为二虎自噬之宴吧!”
行宫内的炭盆仍散发着余温。
郭嘉裹着厚重的裘袍,独立于巨大的舆图前,烛光将他清瘦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他的指尖缓缓划过河内与司隶交界的区域,那里密密麻麻标注着袁绍与曹操的兵力部署。
徐庶与刘晔静立两侧,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忧色。
案几上堆叠的军报中,一份详细记述了袁绍遣使携重金赴许昌,欲与曹操结盟共分河内的消息。蔡琰端坐主位,目光越过文书,落在郭嘉微蹙的眉心上,袖中的手不自觉地收紧。
“袁本初这一手,倒是比预料中来得快。”
郭嘉的声音带着久病的沙哑,却透着一丝洞悉世情的冷静,
“他这是要借曹操之力,牵制我军主力,好让他腾出手来收拾河北残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