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郭嘉在仔细分析了战报后,却缓缓摇头,神色并无太多喜意。
“曹操此败,虽伤及皮毛,却未动其根本。
其麾下核心谋臣良将俱在,兖豫根基未损。
经此一挫,以曹孟德之能,必深自反省,整军经武,其用兵或将更为老辣谨慎。
此败,于其长远而言,未必是祸。”
他看向蔡琰,语气郑重:“主公,此刻非但不宜逼迫过甚,反可略示安抚。”
“安抚?”蔡琰与徐庶皆是一怔。
“正是。”
郭嘉解释道,“曹操新败,正处惊弓之鸟之境,对我等防范必严。
若此时逼迫,恐使其狗急跳墙,不顾一切与我决战,反而不美。
不若以天子名义,下诏抚慰,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望其‘抚恤将士,重整旗鼓,以备朝廷将来驱策’,并可象征性地送去些医药抚恤之物。”
徐庶不解:“此举岂非助长其气焰?”
郭嘉摇头:“此乃骄兵之计,亦是稳兵之计。
示之以弱,安其心,使其以为朝廷无力或无意趁火打劫,从而放松警惕。
同时,亦可向天下展示朝廷胸襟,不因臣下一时之败而落井下石。更重要的是,”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我们需要曹操活着,而且需要他保持一定的实力。”
刘晔若有所悟:“祭酒之意是……用以制衡袁绍?”
“然也。”
郭嘉颔首,“袁绍北方巨擘,其势日涨。
若曹操就此一蹶不振,袁绍南下将再无顾忌,届时首当其冲者,便是我朝廷与青徐!
留曹操在侧,使其与袁绍相互牵制,朝廷方能于夹缝中求得发展之机。
此乃驱狼吞虎,亦需养狼拒虎之策!”
一席话,如拨云见日,让蔡琰等人豁然开朗。
朝廷的格局,确实不应局限于与曹操的青徐之争,而应放眼整个天下大势。
于是,一道措辞温和、充满“体恤”之意的诏书从彭城发出,送往许昌。
与此同时,针对孙策的求助,朝廷的回复则显得暧昧而官方,表示“已知悉江东义举,朝廷关注江夏战事,望双方以黎民为念,若能罢兵息战,朝廷乐意促成和议”,实则仍是置身事外,静观其变。
天下的棋盘,因孙策的西征与曹操的南败,再次被打乱重组。
彭城朝廷在郭嘉的谋划下,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舟子,在这惊涛骇浪中,小心翼翼地调整着风帆与船舵,力求平衡,寻找着下一个最佳的出击时机。
江夏战事将如何发展?
遭受重创的曹操将如何恢复并报复?
北方的袁绍,又会如何看待中原这一连串的变故?
所有的答案,都隐藏在未来那弥漫的烽烟与无声的权谋之中。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