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姨的针线包是个旧布袋,里面装着各种型号的针线、胶水、鞋钉,她说“这包比我闺女岁数都大,啥时候用啥,门儿清”。
“你看这鞋底,”周姨一边粘鞋底一边说,“得用专用胶水,晾三分钟再粘,才结实。过日子也一样,不能图快,得等那股劲儿上来。”
林仲秋跟着练,胶水蹭得满手都是,却乐此不疲。
电视剧里有场戏,一个年轻人的限量版球鞋开了胶,心疼得不行。
周姨没嫌麻烦,用最细的线一针针缝好,还在鞋底加了层耐磨垫:“这鞋贵,得好好修,能多穿几年。”年轻人要多给钱,她摆摆手:“就收五块,多一分都不要。”
这段戏播出后,#周姨的手艺绝了# 冲上热搜,有网友晒出自己的旧鞋,说“突然想找个修鞋摊修修,扔了可惜”。
很多年轻人开始关注“旧物修复”,说“这比买新的有意义”。
周姨有个习惯,修鞋时会听收音机,里面放着老戏。
林仲秋把这个细节加进了剧里,周姨一边纳鞋底,一边跟着收音机哼《穆桂英挂帅》,针头在鞋底穿梭,像在舞台上挥枪。“这才是生活啊,”林仲秋说,“有针线,有老戏,有盼头。”
《周姨的针线包》热播时,林仲秋接了部纪录片《赵哥的废品站》,饰演在小区里收了十五年废品的赵建国。
这个角色能把废品分二十多种类,塑料瓶分PET和PE,纸箱分黄板和白板,却总在收老人废品时,多给五毛一块,说“老人家不容易”。
“收废品,得懂‘分类’。”林仲秋跟着赵哥学了半年,怎么捆纸壳、踩塑料瓶、拆旧家电,手上的油污洗都洗不掉。
赵哥的废品站虽然乱,却乱中有序,每种废品堆得整整齐齐,他说“分类清了,卖价高,还环保”。
“你看这纸壳,”赵哥一边捆纸壳一边说,“得压平了捆,不然占地方。过日子也一样,该扔的扔,该留的留,心里才敞亮。”
林仲秋跟着压纸壳,胳膊酸得抬不起来,却明白了“减法生活”的道理。
纪录片里,赵哥会给小区的小孩讲废品分类,用废纸箱做手工,说“废品不是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
这个细节让很多家长点赞,说“比说教有用,孩子现在主动给垃圾分类了”。
有次,一个老太太把攒了半年的废品卖给赵哥,里面混着个旧存折,忘了取出来。赵哥发现后,骑着三轮车追了三条街,把存折还给老太太。
“不是自己的钱,一分都不能要。”他对林仲秋说,这话后来成了纪录片的台词。
播出后,很多人说“以前觉得收废品的脏,现在才知道,他们心里干净”。
小区的废品分类正确率提高了三成,赵哥的废品站也成了“环保教育基地”。
喜欢快穿:绑定逆袭系统后我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快穿:绑定逆袭系统后我杀疯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